张金称自从接受这项艰巨任务开始,他对“金三地区”也下了苦功夫去了解。
在这样陌生的环境里,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正式执行任务前,张金称三人查阅了大量的内部资料。
据了解,大约从六十年代开始,以M北民团起家的“面粉”势力,逐渐崛起,并最终发展为一支,扰动中南地区的力量。
来自“面粉”贸易的大量资金,令坤沙这些曾经的民团首领,快速转变为足以搅动一M国局势的武装军阀。
米高曾经就是他们一股强大势利民盟军的副首领,曾经也是显赫一时。
不过,如今米高的实力与“郎氏”兄弟相比却大大不如了。
不过他们都是“后起之秀”,在这之前M北这一带实力最强的就是坤沙。
当初,在获得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之后,坤沙等人已经不满足于M北一隅,他在完全获得了掸、克两地之后,开始向M国东部的L国与T国挺进。
这三国交界处的自然环境同M北类似,地形复杂,且水热条件适合'英苏'生长,同时两国也没有比M国强到哪里去。
因此坤沙的扩张计划非常顺利,最终,一个横跨三国的“面粉王国”被建立了起来。
因坤沙的“面粉”贸易日进斗金,且其控制的领土形状类似一个三角形,因此此地获得了“金三地区”的称号。
当时间来到八十年代,“金三地区”的“面粉”产量已经占到全世界“面粉”产量的六成。
且坤沙本人注重技术发展,“金三地区”内部建立起了大量其他“面粉”原材料种植区所没有的提炼中心。
因此来自“金三地区”的“面粉”不仅在“饮君子”中大受好评,坤沙本人也依靠着掌控高端市场,获得了远超其他地区“面粉贩”的利润。
在“面粉”的分类中,四级是纯度最高“白粉”的标号,而“金三地区”出品的“双狮环球”,就是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个品牌。
如今米高、郎三这些“面粉贩”手底下的加工厂就是在生产高纯度的“四号”。
依靠着这个拳头产品,巅峰时候的坤沙在每年都能获得数十亿美刀的收入。
依靠着这笔黑钱,他在八十年代中期年整编手中的武装力量,建立起了名为“民盟军”的军阀武装。
坤沙在山里打游击的时候,N国就拿他没办法。
此时的坤沙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坐拥数万军队的大军阀,M国自然也只能干瞪眼。
坤沙的狂妄很快引来了打击……
坤沙覆灭后,“金三地区”的一代“面粉王国”自此谢幕。
然而“金三地区”的故事,此时在刚刚开始。
在经历了M北残军与“面粉”王国的统治之后,“金三地区”人口大增。
同时活跃在此地的人群已经习惯了所谓的“富贵险中求”,他们已经很难接受,重新回归当初那种依靠耕作传统作物为生的时代了。
而想要再次暴富,最快的方法依然是……
雨季尚未来临,空气却已稠密如胶,沉甸甸地压在人的肺腑上。
小蛾赤脚踩在泥地里,脚底感受着那滚烫的土块,如同踏在烧红的铁板上。
英苏田里,嫣红的花朵如同凝固的血珠,在闷热中沉甸甸地低垂着脑袋,无声地燃烧着最后一点艳丽。
“小蛾,收工了!”父亲的声音从田埂上飘来,带着烟熏火燎般的嘶哑,如断弦般脆弱。
蒙脱站在那儿,瘦骨嶙峋,颧骨高高凸起,那曾经扛起整个家的宽阔肩膀,如今却如被风雨侵蚀的枯枝般塌陷下去。
他干裂的嘴唇张合着,目光却像受惊的鸟雀,慌张地掠过女儿小蛾的脸,匆匆投向远处阿瓦山寨的方向。
小蛾默默点头,心却沉甸甸地坠了下去。
沿着那条被无数赤脚磨得光滑的土路,父女俩沉默地往寨子走去。
路旁,几座竹楼歪歪斜斜地支撑着,如同疲惫的老者,随时可能垮塌。
曾经供奉金身佛像的小寺,如今只剩几堵残破的土墙,神像倾颓,早已蒙上厚厚的尘埃,被丛生的荒草缠绕。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气息——劣质烟草的呛人、食物酸腐的馊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甜腻得令人作呕的阿片烟膏的余韵,它们搅在一起,沉甸甸地黏在鼻腔深处。
路边的竹棚下,几个男人蜷缩在阴影里,眼神空洞浑浊,犹如朽木。
其中一人撩起肮脏的裤腿,露出小腿上溃烂的伤口,皮肉外翻。
他拿着烟枪,也不管那伤口,贪婪地吸着烟,脸上竟浮起一丝怪异的满足。
小蛾胃里一阵翻搅,赶紧移开视线。
踏进家门,一股更浓重的霉味混着“阿片”特有的甜腻气息扑面而来。
家里几乎空无一物,唯有角落那个被烟油熏得漆黑发亮的竹制烟榻,顽固地占据着位置。
蒙脱佝偻着背,蹲在火塘边,火光映照着他深陷的眼窝。
他从怀里掏出几张被汗水浸得发软的钞票,手指神经质地捻动着,一遍遍清点那少得可怜的数字。
数着数着,蒙脱喉咙里发出一阵急促的、被痰堵住的呛咳,枯瘦的肩膀剧烈地抖动,仿佛下一秒就要散架。
“阿爸?我们离开这里吧!”小娥试探地叫了一声。
蒙脱猛地一震,像被鞭子抽了一下,飞快地将那几张肮脏的钞票塞回怀里,动作慌乱。
他始终没有抬头看小娥,只是盯着跳跃的火苗,声音低哑得如同从地缝里挤出来:“……米高首领回来就好了,”他顿了顿,艰难地补充道,“……跟着他,有饭吃。”
“可是,阿爸,我阿妈没了,我不希望再失去你,我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