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秦国的黑历史

他的目光丝毫没有理会周围那些愤怒的将军,而是坦然地望向龙椅上的赵凌。

赵凌怎么可能因为说了几句大实话就杀了陈平这样的鬼才?

但他也明白,陈平直接点破“虎狼”这个让老秦人既骄傲又敏感的词,确实触犯了众怒,引起了公愤。

朝堂上,以军方将领为首,几乎是一片哗然,纷纷要求皇帝严惩陈平“污蔑国本”之罪。

殿内的气氛紧张得几乎要凝固了。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赵凌身上,看他如何决断。

赵凌的目光与陈平对视了一眼,他深吸一口气,面色依旧冷峻,缓缓开口。

“众卿所言,亦有道理。”赵凌的声音回荡在大殿,“然则,如今我大秦已一统天下,威加海内,四方蛮夷,皆非我大秦敌手。以往战场上以敌人首级为记功凭证,虽有效,但也确实容易引发将士们争抢首级、甚至为冒功而做出不当之举。”

他顿了顿,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方案:“朕以为,可以将以敌人首级为证,改为以割取敌人的左耳为证。左耳同样可以辨识敌我,且更加便于携带和统计,也省得大秦将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时,还要腰间别着血淋淋的人头,行动不便,也有碍观瞻。”

这个改动看似微小,但实则蕴含深意。割耳朵比砍脑袋毕竟“文明”一点,心理冲击也小一些。

紧接着,赵凌又抛出了一条更重要的补充规定:“此外,朕决定,俘虏敌军,其军功在原有基础上,再加一等!鼓励我军将士,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活捉敌人,而非一味斩杀。”

这几条政令宣布出来,原本群情激愤的军方将领们,也慢慢平静下来,开始在心里快速盘算起来。

皇帝这明显是不打算追究陈平了,但也没完全否定他们的不满,而是从实际军功制度上做出了调整。

把首级换成左耳,对他们来说其实区别不大,反正都是记功,还能更方便点。

而俘虏加倍给功,这更是天大的好事!

这意味着同样的战斗,可能获得的军功更多了!

谁会嫌军功多呢?

至于怕有人冒功?

他们倒不怎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