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周硕不是才大二吗?我记得他前年才高考啊,我当时还背他的《滕王阁序》来着。】
【而且论文可以用这样的格式吗?这不符合我们学校的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吧?】
【据说是他提前修满了学分,申请了毕业。】
【而且人家是本硕博连读,和我们普通学生不一样的。】
【???】
【不是哥们,两年修够学分?你怕不是在逗我?周硕这两年写了这么多,还能修够学分,写出一篇毕业论文?】
【这就是我们和人家天才的差距了。】
【本以为能够考上京大,自己已经够天才了,如今看到周硕,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周硕那句‘蚍蜉望青天’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见他的门槛罢了!】
【楼上别说了,太扎心了!】
【二楼的这你就不懂了吧?正因为不遵照规范,才更能体现出这本书的牛逼之处,文学院陈院长甚至不惜为这本书开京大前所未有的先例,甚至说出“用它申请本科学士学位,反而是委屈了它”这样的话。】
【陈院长是真有魄力,居然敢开这样前所未有的先例。】
【你没听陈院长说吗?评审的意义,受众学术价值和创新意义,格式规范只不过是最末节的要求。】
【没错!我最喜欢陈院长那句“我辈学者皓首穷经,所为者何?难道只为了生产出一篇篇毫格式完美、毫无新意的‘规范’文章吗?若前辈们一个个如此,何来今日的京大?”真是太酷了!】
不得不说,这些旁听的同学真是人才,短短半天不到,陈院长的语录居然已经被他们背的滚瓜烂熟了。
这时候,突然有人站出来提醒:
【楼上的偏题了吧!我们讨论的不是周硕吗?】
:https://0d6f590b。手机版:https://0d6f59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