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古文尚书

(昨天欠的四千字已经加在237章了,查资料差的脑阔疼)

在这段时间里,周硕当然也没有闲着。

周硕首先把《万历十五年》写了出来,并且这本书已经交给了华夏书局,和他们谈妥了版税,准备出版。

这本书虽然语言十分平实,也很浅显易懂,也很有趣,但毕竟是专业的史学研究著作,因此它的可读性,比《明朝那些事儿》就差了不少。

因此,这本书的受众群体,自然也要大大的缩水。

只有那些史学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才会对这本书感兴趣,至于普通读者,对这本书的兴趣一般不会太大。

即便周硕有着非常庞大的读者群体,但这些读者也未必会买账。

但这本书又不得不抄。

如果说之前的《明朝那些事儿》,让周硕勉强算是踏入了史学界,为历史通俗读物的繁荣做出了那么一丢丢贡献。

那么,《万历十五年》,就可以让周硕在史学界站稳脚跟,让所有人承认他在史学研究上的成就,拿掉他身上史学研究“玩票”的标签。

以后有人编写他的百科,里面一个“著名历史学家”的称号,肯定是跑不了的。

那么这本书的影响有哪些呢?

一、原作者黄仁宇是独创的“大历史观”,开创了历史写作的新范式。

二、打破了学术与大众的壁垒,推动了“公众史学”的发展。

三、深刻重塑了人们对明朝及中国帝制晚期的认知。

(详见相关论文)

总而言之,这部作品是近代史学界少有的开创性历史学术著作,可以为周硕的履历,增加上浓墨重彩的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