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老朱立遗诏

朱元璋尽管表面看起来冷峻无情,甚至带着轻微不满的态度,连续发出鼻音表示反感。

但实际上他心里却涌上一股温暖。

长子性情温和而又充满仁爱之心,将来等到离世之时,便不必担心他会挥刀砍杀自己亲生手足。

幼年时,因为条件所限没能好好读书,后来投身军务一直忙忙碌碌。

待到立国之后,虽想努力补习文化,但各种建设事务接踵而至,无暇顾及。

直到多年过去,朱元璋才开始真正静下心来研读典籍。

特别是当他了解到唐代历史时,更是时常心存恐慌,生怕老朱家日后会重复李唐悲剧。

于是,效仿前汉实行藩王封疆治守政策。

借鉴唐朝,禁止诸侯相见。

现在来看。

或许大明不会走上之前朝老路?

想着想着,朱元璋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此次允熥进言提出多项主张,虽然有些考虑欠周全的地方,但仍不失爱国忧民。新朝代需要新举措适应发展所需。同时对于过往的经验教训,则需采取改正或者引以为鉴。”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后代必然超过前人,世间哪有什么可以维持千年的法令或者百年的政体呀?”

朱元璋的话,响彻乾清宫。

不管是朱标,还是站在一旁的几位内阁大学士们,都明白皇帝即将作出重大决定。

众人纷纷准备聆听。

“刘建安。”

“奴婢在。”

内宫大总管刘建安迈步上前,缓缓走进众人的视线。

朱元璋手按桌案,神情严肃。

“准备朱笔跟圣旨。”

“我需立下诏书。”

话音落下,乾清宫中仿佛响起了一声巨响。

砰地一声。

朱标与任亨泰等人,一同跪倒在地,脸上写满了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