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要,在于民众,在于民生。”
等众人皆已就座,朱允熥开口,定下了基调。
他知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一个依靠实体的经济体系才真正稳健。
“官府创办各类商号、银号,并非是想侵占百姓利益,而是为了提升国民福祉。”
“蒙皇上信任,我得以暂时掌管这两方面的事务,肩负着重托。”
“近年来,大明宝钞的价值持续下降,百姓对其的信心也日益减弱。因此,我已经奏请圣上批准铸造金银货币及铜币,以求维持日常交易的价格稳定,造福百姓。”
“百姓虽努力耕作、经营,却时常面临无路可走的困境。商号可以解决他们的难题,增加家庭收入。”
“如果某些人资金紧张,银行可以提供贷款。对于短缺商品,商号亦可投资入股进行生产。若官府需求的物品民间不易获取,或是制造困难,官方可以直接开办作坊来满足这些需求。”
“各位都是朝中贤士,在这新政策推行的关键时刻,务必全力以赴,认真负责,朝廷绝不会忽视任何一位做出贡献的人。”
这番讲话是给所有人的。
等到大多数听众散去,仅剩少数几人留在室内。
能够留下来的,无疑都是决策层的核心成员。
这时,朱允熥的话语听起来更为轻松:“关于金属货币的铸造,还需等待内府铸钱模子出来之后才能进行。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宣布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不能出现错误,更不能让百姓受损。绝不能把这项旨在惠及大明跟百姓的好事办砸了。”
夏原吉马上恭敬地回道:“殿下之前的提议,已在内阁中多次讨论过。我们一致认为,应确立一种稳定的货币兑换比例,将来如有需要再适时调整,以此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固。”
朱允熥轻轻颔首。
依据他的构思,黄金、白银跟铜钱三者之间,应维持一比十比一万的比例。
1两黄金等同于10两白银,而1两白银又可兑换成1000文铜钱。
以往大明因金银铜材匮乏,故而初建时,参考宋朝交子的概念,创新性地推出了大明宝钞。
然而,宝钞本质上只是纸张,缺乏实际的价值支撑。
近年来朝廷过量发行,民间对宝钞的信任度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