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波波金色稻谷被移除留下短小残梗,村民们将比自己身体还要沉重的稻谷扛在肩头,送往村外晾晒场。
而家中女人们也会开始,将粒粒圆润饱满的稻谷,自沉甸甸的稻穗中脱壳。
每家每户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晒谷场。
收割下来的稻谷,马上就会被摊放在晒谷场上晾晒。
今年天气格外好,从秋收前开始便是一连串的晴天,直到现在秋收了,也没有见到雨水降临的迹象。
此时已近正午,正是温度最高之时。
秋老虎带来的热浪令人难以忍受。
百姓们天未亮就下地劳作,按以往的经验,在这时候他们开始三三两两地从稻田中退了出来,躲在田间小路边的大树下享受难得的阴凉。
各家小孩将准备好的饭菜,用竹篮带到了田埂边。
劳累了一上午的大人们,此刻终于可以大口吃食物,如此丰盛的午餐,通常只在农忙时节才会出现。
虽然近年随着国力逐渐增强,日常生活中大家也开始流行一日三餐的习惯,但平常中午跟晚上还是多以稀饭或者汤食为主。
孩子们在家已经由妈妈或者奶奶喂饱了肚子,此时正在田里追逐嬉戏,捕捉各种昆虫玩。
他们的欢声笑语为这宁静乡村,增添了几分生气。
镇江府一个江边村落。
男人们停下了手中割稻的,在树木下乘凉,吃着家里孩子送来的午饭。
“今年老天爷总算显灵了,过年时能好好吃上几顿肉了。”
一个戴着斗笠的男人,面庞虽黝黑却洋溢着笑容。
“真希望每年都能遇到这样好的年份啊。”
旁人不由得感叹道。
大明建朝至今将近30年了,在江南这样水土丰美的地方,像今儿这么好的年景也是非常少见。
“放心,咱们现在用的种子,可都是上林苑监缪少师精心培育出来的。即便将来再遇到灾年,有了缪少师这位能人,还怕啥?”
提到缪良哲时语气里充满了敬仰。
对于应天府乃至更广大的民众而言,缪良哲简直就是家喻户晓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