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偏偏在这个关键问题上,表示异议呢?
斜睨了一眼身旁夏原吉。
得到的只是一副无奈表情。
毕竟身为尚书级人物,夏原吉也无法干涉或直接指挥监察体系的工作安排。
这是大明朝确保监督系统独立性的重要原则。
郑明旭心中不满,目光不由自主转向皇太孙。
朱允熥未曾料到,自己打算借清查直隶道18府,过往商税账目的举措,会在朝堂上激起如此巨大的反对声浪。
他显然低估了朝堂中,那些不成文的规矩所带来的影响。
望着跪下的数十名官员,朱允熥心中不免有些沮丧。
这些人当中,大多数都是行事严谨、不犯分毫差错之人。
即便偶尔出现失误,也往往是因为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并非出于私心。
难道他们是在畏惧吗?
朱允熥明白,答案是否定的。
那他们的反对,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呢?
或许这体现了整个官僚体系的一种防御机制。
吏部的一位谏议官出列,“启奏皇上,关于郑大人想要核查直隶区域商户逃税之事,在微臣看来是一件值得提倡的好政策。”
就在郑明旭以为这位官员将支持自己时,对方却改变了话头。
“但考虑到从洪武元年至今已近30载,期间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许多前地方官员已退休回乡,有的甚至已去世。因此,30年前,即使真的存在隐瞒商业税收的情况,现在还能继续从事这一行当的人,恐怕已经寥寥无几了。”
“邹督调查直隶地区偷税漏税案件,旨在整顿经济环境,恢复良好氛围。然而,全面审查30年记录,可能造成冤假错案,违背初衷。仅限于今年审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追溯自洪武24年起的商业税务情况,以补偿朝廷财政损失。改善直隶地区风气,对国家跟百姓有益,避免麻烦,这是最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