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也害怕姜家人。
一个萧望月就很难对付了。
姜堰更是口口声声要划花她的脸!
这幅容貌,是肖白莲最后的底牌,她当真是不敢轻举妄动。
“我也看不惯姜家人,一想到他们吃香的喝辣,我却要啃窝头,牙根就恨得痒痒的!”
肖老三咬牙切齿的说出这句话。
从前有二姐姐接济,他是又吃香又喝辣,花起钱来大手大脚。
如今,肖氏翻脸不认人,他没了额外的收入,只能挨穷受苦。
偏偏姜家人却是抖起来了,男男女女,穿新衣,戴新帽。
“你瞧他们办满月酒,做绢花买卖,俨然富起来了!”
肖老三也恨,也看不下去。
没错,他就是嫉妒。
可女儿要是嫁给林三爷,和林大户家攀上亲戚。
人家从手指头缝里漏出来的,就够庄户人家吃一辈子的!
“闺女,你风风光光的嫁过去,再能让林三爷给姜家的破烂绢花使绊子!何愁出不了这一口恶气!”
肖老三恶狠狠的说道。
他的女儿却冷冷的哼一声:“人我可以嫁,至于你要做的,可与我无关系……”
姜堰的话还犹如在耳呢,肖白莲不想冒这个风险。
得罪了他……要付出的代价,过于巨大。
另一边,萧望月早早的起来,和李氏在灶间烧火做饭。
早饭是一盆子大米粥,并着几样缸里捞出来的咸菜。
切碎了用热油炒过,幺娘这几个小孩子,一人都有个煮鸡蛋吃。
她把和姜堰商量的结果告知了姜家众人——“阿松到了入学的年纪,该给他找间私塾。”
姜三郎一点头:“大嫂,咱家要能出个读书种子,我做梦都得笑醒。”
姜二郎也不反对:“阿松打小就聪明,不能耽误在田间地头上。”
李氏和孟氏更是赞成——家里如今能有这样的光景,全靠着大嫂。
从前也是大哥里里外外的帮衬打点,隔三差五的寄银子回来。
两人要送阿松去私塾,她们妯娌两个自然没二话。
“私塾要慢慢的找,这段日孓我和你们大哥,就要在清河县城呆一阵子了。”
萧望月见众人都没有反对,心也稍稍安了些。
供一个学子,要钱要力,对庄户人家来说,投入的颇为巨大。
她也曾设想过,姜家人不答应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