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你可真把我们吓死啦,我真是每天都要去求佛。”
姜幺娘是第二个,直扑向床塌边,伸手抱住萧望月。
声音哽哽咽咽的,带着一点哭腔。
“幺娘,当心着些,大嫂才醒,可经不住你闹。”
李氏在后头进来,她赶紧上去拉开小姑子,尽管很能体谅对方的心情。
“我又不是纸糊的,怕什么。”
萧望月淡淡一笑。
其实,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她都心知肚明。
也明白,姜家大的小的都在为自己提心吊胆。
“大嫂,乡下人家伤胳膊伤腿,还得割几斤肉来补补。你大病一场,瞧瞧脸都白了,更得注意!”
孟氏坐到萧望月的床边,说的是煞有介事。
而此时灶房的动静,传了出来。
“我去看看大哥……”
李氏放心不下,一拧身又出去。
姜堰蹲在厨房里捅炉子,怎么捅也不起火苗,反倒是起了满屋浓烟。
他是通家务的,可大概是心急,就越捅越糟。
“大哥,你放着让我来!”
李氏被烟呛的涕泪横流,不过很顺利的生起了火。
她把锅子坐在火炉上,抓一把白米,又细细的切些青菜与肉丝进些。
熬出一碗热热的粥,这才连碗带筷的交给姜堰。
“大哥,端给大嫂,她好几日水米未沾牙,只能吃点清淡的。”
李氏细心,特地嘱咐道。
其实,道理姜堰都懂。
只不过现在心急火燎的,已经没了主心骨。
“阿月,粥来了。”
他端着碗勺,来到萧望月的床边。
姜幺娘和孟氏提出,去请大夫,于是一块出门。
米粥熬的很软烂,姜堰用勺子盛了,吹凉才送到她嘴边。
“姜堰,你放着,我自己来。”
萧望月颇有些羞赧。
即便是做太后那会儿,她也没被人当成孩子一样喂食。
“张嘴,不烫的。”
他像是哄小孩一样,很耐心的对萧望月说道。
“……”
萧望月无奈。
只好乖乖听话。
她在这几日也确实消瘦了一些,不过几日水米不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