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他生不如死去吧,就算是死了之后也不能够向十殿阎罗诉说自己的苦楚。因为他才是大多数人的悲剧,那些可怜的女子是因为他才有这样的下场的,可是他却不能够做出任何的补偿。不作为啊,就像是琴妃一样。就让他一辈子都活在琴妃死去的阴影当中。
皇上一点都不愿意在自己皇兄的口中听到梅华的名字,就像是一件神圣的东西被什么玷污了一般。那种感觉和滋味是自己不允许发生的,没有任何人能够玷污梅华,就算是皇后也不能够。
当年苏宴和白若书竟然直言劝谏自己不要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废立皇后,还说这样子不利于国家安定民心平稳。朕的天下朕难道还不能够做些什么了吗,怎么可能,朕就是要让你们知道,自己才是统治者。
皇帝现在完全都处于非理性的状态,但是没有人敢提出来这话。就像是见到人面色不善时候的本能反应都是躲到一边去,万一这无名的怒火开到了自己的身上,那可真是要呜呼了。还是各自警醒一些,也不知道李公公去了哪里。这时候也就只有李公公才敢近前伺候了。
底下一众的宫女太监们全都屏息以待,生怕待会龙颜大怒就要牵扯到自己的身上。自己不过就是蝼蚁而已,皇上处死太监宫人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自己死了之后就算是尸首都不能够回到故乡,只能是乱葬岗之中。
这样进宫的意义究竟在了哪里了,所以宫中的人大多都是惜命的。就因为惜命所以才会怕事,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那个胆子去说去做的,有时候即使知道了常识也会告诉自己赶紧离开远离是非。皇宫之中本就是是非之地,完全的免去烦扰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主子妃嫔们都不可能做到,自己这些蝼蚁之辈谈何容易。
皇上的心思不仅仅是在自己皇兄的身上,自然也不会一直浪费在过去上面。对于当初不能够废后立新已经是自己的一大憾事,待梅华死了之后还不能够用皇后的礼仪追封。白若书是因为他妹妹的缘故,而苏宴只能够是因为莲妃了。
还真是藕断丝连啊。皇上对于苏宴的敌意早就不仅仅是那些掌握兵权,功高震主的事情上面了。那些是可以定人死罪的事情,而那些细碎隐匿在底下的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自己绝对不允许威严受到挑战,不论是丞相还是将军,朕并非是缺谁不可。
皇上是天下万民的皇上,自然想要谁的性命都是可以的。而眼皮子底下的那些苟且之事就更加不能够被容忍,怎么可以还有那些暧昧的事情发生呢。既然自己做不了夫妻,还想着用自己的女儿再续前缘。
以为这样就让朕没了办法了吗,还真是大错特错了。自己不过就是在等待时机而已,等待一个名正言顺可以让苏家身败名裂的机会。现在还太过于明显,刚从边关前线回来,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朝堂还有将军府,似乎一举一动都能够解读出无数的含义。
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加不能够让别人察觉出来,本来边关的那次策划应该是完美无缺的。只是可惜太子实在是太过于依仗苏宴的军威了,通敌叛国的罪名就算是自己想要强加于他身上,只怕是自己那几个孩子就首先要帮着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