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君臣夜话

说到大补之物,王臣便立刻朝会宁殿外打了一个响指。

早就等在外面的骆奉先便立刻踩着小碎步走进会宁殿。

骆奉先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太监,手里各捧着一个锦匣。

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是满满两盒虫草,带着泥土气息。

王臣说道:“这是途经那曲之时,当地蕃民新挖的虫草,臣挑了最壮最肥的,共计两盒十斤敬献圣人。”

李适问道:“此物即是冬虫夏草?”

“正是冬虫夏草。”王臣笑着说,“此物最是滋补,不仅护肝益肺,而且补肾,可以有效改善肾亏阳虚引起的疲软,增添闺房之乐。”

“哦是吗?”李适闻言顿时如获至宝。

实话实说,李适现在已经没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一应政事,全部交由宰相处理,一应军事,悉数交由四大都护及八大节度使,他自己成日里就躲在大明宫中饮醇酒玩美人,夜夜笙歌,醉生梦死。

也正因此,李适的体重才会短时间内激增,导致痛风。

当然了,享受生活归享受生活,但是李适的脑子还是十分清醒的。

像卢杞这种能力出众的奸佞虽然进了政事堂当了宰相,但是政事堂的话语权始终牢牢掌握在颜真卿、崔祐甫这些忠臣手中。

而且李适还亲自主持科举考试,提拔了不少年轻俊彦。

比如说十八岁高中科举的陆贽,就是清廉又能力出众有宰相之才,李适也确实把他当成储相在栽培。

想到这,李适忽然间问王臣道:“妹夫可有贤才要举荐?”

“贤才?”王臣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又说,“臣没有贤才要举存,倒是有个建议,咱们大唐的国子监似乎应该与时俱进做出一些改变。”

“还请妹夫不吝赐教。”李适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认真。

在大唐,王臣的能力已经是朝野有目共睹,每次当王臣提出建议,通常来说都会是治国安邦的良策,从来不例外。

所以当王臣郑重的提出来要改变国子监时,李适也立刻变得认真。

为了记下王臣的建议,李适甚至让侍立的小太监准备纸笔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