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
大棚外的空地上,各色蔬菜筐已经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在渐暗的天色下依然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这些蔬菜水分足,体积大,看着堆得跟小山似的,其实分量并不算特别压秤。
这时,村里的男劳力们也陆续收工赶了过来。
王安平招呼他们:“来,搭把手,上秤!”几杆大秤被抬了出来,秤砣叮当作响。
现场立刻更加沸腾起来,抬筐的、看秤的、记账的、报数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和紧张。
三爷爷王信和七太爷也拄着拐杖,站在稍远的地方,笑呵呵地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
昏黄的暮色里,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仿佛被点亮了,那笑容里盛满了欣慰和憧憬,仿佛看到了沉寂已久的王家村,正借着这一筐筐鲜菜,积蓄着腾飞的力量。
一直忙到天边只剩下最后一抹灰蓝,所有的蔬菜才总算有了个大概的数:五千五百来斤左右!这个数字让所有参与的人都心头一热。
要知道这可是第一茬而已。
按照这个数的话,差不多他们王家村一人就能够分到一块钱了。
第二天,天还黑黢黢的,星子还没完全隐去,草儿就把王安平从被窝里摇醒了。
今天任务艰巨,不仅要给镇上的铁矿厂送货,还得跑一趟县城。
昨儿忙到天黑才统计完,时间紧得很。
等王安平匆匆赶到稻谷场时,两辆手扶拖拉机已经整装待发。
车厢里,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蔬菜筐几乎堆到了顶,用粗麻绳一道道捆扎结实,像两座移动的绿色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