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丧事处理完后,秦二世瘫倒在宫里,睡了足足两天两夜。
皇后亲自过来,日夜照看着他。
扶苏像个魂魄被吸走的人,只是一个劲地望着天花板。
他很伤心,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在秦始皇死后,扶苏才明白当初父亲活着的时候给他说的那些话的意思。
其实很多时候,字字句句都是爱吧,但是身为儿子,处在那样一个格局下,他没有多的选择。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帝国方方面面的危机都爆发出来了,而秦始皇的死在这个时候发生,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扶苏知道,外面很多人在等着自己。
工业时代拉开了帷幕,但是也给帝国带来非常多的负面影响,无数人背井离乡,去往工厂,而原先的村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孩童、老人无人照看,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之类。
诸多社会问题爆发出来……
但是,扶苏必须一个人休整一会儿。
丧父之痛,实在是难捱。
扶苏只要一醒来,就会想到父亲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这个事实。
看吧,人刚刚死亡的时候,其实大家是感觉不到什么的。
关键是人死后那三五天乃至个把月里,真的是能让亲人痛不欲生。
看着熟悉的器物摆件还在那里,可是人却已经不在了,再也回不来了的时候,就是让人肝肠寸断的时候。
最难熬的就是头七了,亲人会在梦里回来看望。
没有人能够逃过生离死别。
皇帝哀恸不已。
大臣们却纷纷很振奋,秦二世的护身符又掉了一块。
大臣们最喜欢的局面就是帝王弱小,臣子实力大而且众。
经历了秦始皇的中央集权体制,所有的官员都在吃一堑长一智了。
不是只有秦二世在成长啊,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灵,都是朝着向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前进的。
进化发展的本质目的就在于此,每个人都朝着更强大的方向走去。
大臣们跟着秦始皇,那是吃了不少亏。
秦二世又很精明,权力很大,威望甚众。要动摇他,可不容易。
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咸阳城里居住的人,毕竟是天下最优秀的那一批人,他们追求的就是极致。
他们可不怕这怕那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管你是秦二世还是汉三世呢。
秦始皇死后,不少大臣们开始蠢蠢欲动了。
章邯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因为他过去的作为,让他在朝中声名狼藉。要不是秦二世宽厚,原谅了他,继续让他做少府,可能很多事都改变了吧。
章邯年纪变大了,可是官职没变,权力还缩小了大半。
换谁能不心里生闷气呢。
眼看秦始皇死了,章邯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些豺狼虎豹,啊不是,自己身边的这些同袍们肯定就要坐不住了。
章邯意识到,自己洗刷自己声名,证明自己是个忠臣的机会到来了。
章邯改变了自己的志向。事已如此,再想着打仗什么的当大将军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因为没那个机会了。
但是他打算报效大秦,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号。
毕竟他已经是少府了,光靠这个官职名字,他就能够名传千古了。
章邯伺机而动,唯恐朝中不乱,他没有机会出来彰显自己。
章郗只能跟着半推半就听从章邯哥哥的话。主要是这时代变化发展太快了,只有权力是真的。
而章邯的三弟章平,他这些年慢慢地和两个哥哥的关系都淡了,他打算回家去当个老地主,老农户,看守自己的田宅上千亩,这样的日子他就过得很安心、很舒适。
虽然他也感受到了秦始皇死后,大臣们一个个心猿意马,都坐不住了,但是这不妨碍他打算归隐田园,做个乱世富家翁。
章邯批评说章平这种做法是白日做梦。
在这个世界生存是很残酷的,章平之所以今天会有这种想法,那是因为他还没有把历史、把家国、把天下、把人心人性领悟透彻。
“时代变化这么快,今天是富家翁,明天就是要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