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大臣的担当

“各卫武官按制,每个千户所当有正五品千户一人,从五品副千户二人,正六品百户十人,从六品所镇抚二人,一共十五名武官。”

“每卫按照五所计算,有七十五名武官。还有正三品指挥使一人、从三品指挥同知二人、正四品指挥佥事四人、从五品卫镇抚二人。额定武官数量八十四员。”

“国初之时,卫所武官尚有不足,洪武六年只有12980员。直到后来才增加到28754员,满足当时329卫65所之需。”

“永乐之时,数量虽有增加,却尚不算冗滥。”

“宣德、正统之后,朝廷以升代赏,将士升迁者易,所得赏赐却少。”

“虽一时节省花费,却埋下百年祸患。”

“如今每卫武官,皆是员额数倍。”

“493卫、359所大约需要46797员武官,实际武官数量,却过十万。”

这一番长篇大论,让朱由检认识到袁可立要做什么,正色道:

“以升代赏,确实是祸患啊!”

“昔年成祖平定交趾,问户部尚书夏原吉升赏孰便。夏原吉说‘赏费于一时有限,升费于后日无穷,多升不若重赏’。”

“可惜之后的君臣,却没有这个担当,让武官的数量,积累到十万之巨。”

这个武官数量,是朱由检改革卫所,给他们找出路的原因。

之前他曾打算把指挥改为子爵、千户改为男爵、百户改为爵士,把他们一股脑儿地封出去。

但是在计算出现有的武官数量后,他却很快认识到,这个想法不可行:

因为大明的武官实在太多,海外土地都不够封。

所以,他一方面设立东宁诸卫、南洋诸卫,试着把卫所武官迁移过去,另一方面改革内地卫所制度,让不愿去海外的世官继续为国效力。卫所继续保留,作为营兵来源。

鼓励卫所世官去开辟领地的政策虽然有,力度却并不大。他需要优先把土地,封给宗室、勋贵。

如今,袁可立提到这个问题,让朱由检认识到,这位老臣打算从根源着手,削减卫所武官。

这是有可能粉身碎骨、甚至让家族也受连累的事情。

朱由检想到当年马文升斥去将校三十余人、杨廷和裁汰诸卫及内建冗官十四万,被人用兵器威胁的事情。对袁可立这个老臣,不由心生敬意:

这才是他需要的,有担当的大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