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金吾卫世官地位

可以耕读传家,可以专心举业。就算在科场上实在不行,也可以去军校学习,担任文职军官——

无法从军校毕业的可能性,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不认为自己的后代,还不如那些武官。

所以,这些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皇帝对金吾卫世官的限制,但是在卫所武官转为金吾卫世官上,却仍旧不愿松口。

眼见皇帝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还没有明白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参谋部长杨嗣昌道:

“臣的祖上曾在武陵充军,如今蒙陛下恩典,被授予世袭男爵、金吾卫副千户。”

“臣请陛下开恩,把臣家族的籍贯,转入金吾卫中,在武陵县选择世业田。”

“不要让武陵的卫所,时不时催臣去服役。”

在朝堂上讨论公事之时,杨嗣昌突然提到自家的私事。

朱由检最初还有些不快,但是很快就明白过来:

这是杨嗣昌在提醒自己,金吾卫世官即使不像卫所世官那样直接分配土地。但因为不用强制服役,其实还是受优待。

甚至因为能在膏腴之地购置世业田,长期拥有的实利还要更多些。

这种只有优待而没有义务的好事,文官当然不愿让武官享受。

更何况朝廷设立世袭武官的目的,就是强制他们去从军。

想清楚这些的朱由检,当即就打算给金吾卫世官加些义务。不过想到卫所武官安置不过来的现状,还有自己的政策需要大臣支持着去实施,最终只能叹了口气,顺着杨嗣昌递出的台阶道:

“卿的籍贯,可以转入金吾卫中。”

“由锦衣卫南司房,代为管理金吾卫籍贯。”

“卿的世业田在武陵,今后可以在当地应试。也可按金吾卫籍,在北京锦衣卫批准后,来顺天府参加科举。”

“这样就不用往来奔波,也算是朕对有功之臣的优待。”

这让朝堂上的大臣,对此更加欣喜。

尤其是南方的大臣,知道顺天府乡试的难度远远小于当地。

脸上更可以说喜形于色,更坚定地认为金吾卫世官不能轻授,他们的地位要高于普通卫所世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