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国悼书

亏他还以为此人乃是当世大才,准备劝杨凡将他收入麾下效力。

但此刻看到他这副贪生怕死的模样,许新文哪还提得起半点劝杨凡收他入麾下的心思。

这种人,便是有才能也不可用。

杨凡眼中没有丝毫波澜,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他微微颔首,吩咐人将笔墨纸砚送进来。

很快,就有人将准备好的文房四宝连同一张小书桌端了进来。

邓玉函就跪在原地,颤抖着手抓起笔,笔尖悬于洁白的纸张上方,但一时又不知该如何落笔。

墨汁滴落,晕开一团污迹。

他深知写了这封国悼书以后的后果,从今以后,他和楚王之间,就只能有一个活着的了。

而且他虽然贪生怕死,却也自诩忠臣。

楚王未死,就让他来写自己主上的国悼书,他又岂能做到从容落笔呢。

但他心中这点纠结很快在看到旁边的刀光之后便荡然无存。

随后他不再犹豫,提笔便开始写了起来。

一边写,邓玉函一边在心里暗暗想到今天楚王踹他下马车的那一脚。

“郭骁,你不仁我亦不义,是你先将我视为弃子抛弃的,那么我现在这么做也不算对不起你。

况且杨凡必然是要杀了你这个心腹大患的,你带着个阉人,焉能逃脱这兖州的天罗地网?你已必死无疑,那我给你写悼书,本就是顺应天命,根本不算侮辱你。

对!

我没错!”

邓玉函如此想着,顿时就感觉刹那天地宽,一时之间,其落笔都变得更加苍劲有力了许多。

“楚王讳骁……天潢贵胄……不幸于兖州之役,身先士卒,为……为流矢所中……伤重……龙驭宾天……”

他一边写,一边在心中不断催眠自己,笔下的字迹虽然依旧带着颤抖,但转眼之间,已洋洋洒洒写了近千言。

不得不说,邓玉函的大贤之名虽然基本都是营销出来的,但其行文笔触确实不凡。

这国悼书内容虽然都没有发生过,可从邓玉函笔下写出来却是真情实意流露而出,仿佛楚王真的死在了兖州,而他这位臣子也确实痛心无比一般。

写完正文,邓玉函颤抖着手,从怀中掏出贴身珍藏的楚国国相大印,沾上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