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李颙去职,曹谦行县(五)

这位杨文奏事椽的话也惹得张扬王累二人不快,不过张扬乃是县令,此时并不到他出面之时。

因此王累便准备开口,不想边上的秦泽悄悄拉了他一把,趁他扭头看的时候却先开口道:

“这位杨奏事,你觉就我县刻在这石碑上的内容该如何写?”

“呵……”杨文不屑一笑:“秦县尉在考某吗?你县这几句话不过是四条禁令,不要说某,就是郡内随便一个吏员都能书就,你且听来。”

“兹有宕渠县寺,为倡新风,特有令如下:一入市……”杨文当即摇头晃脑的作了一篇官样文章,将秦泽等人碑上所宣示的四件事情尽数包容其中。

不得不说,这人能被曹谦拔为奏事椽,还是有几分才能的,尽管是临场发挥,但一篇官样文章也作的极为出彩,便是周围的其他吏员听完也是心中暗赞。

“如何?”杨文作完之后傲然的看了秦泽一眼:“这才是朝廷禁令该有的样子,似你县内这等几同于俚语的禁令,简直有辱斯文!”

“不如何,”秦泽虽然也觉这人文章作的好,但却面不改色的摇摇头道:“杨奏事的文章作的的确不错,但却不合我县之意。”

“杨奏事的文章对读书识字多的吏员来说很轻易的就能理解,但要百姓牢记,却就有些难了,毕竟百姓们并非个个识字。”

“一个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的人,对消息的接受程度本就来源于别人的叙说。杨奏事的这篇文虽好,但某却认为百姓并不能很快记忆,既然无法很快记忆,那入了县城就免不了会犯其上所说之事。”

“我县针对犯这四件禁令的事情可是有惩治的,一旦百姓受到惩治,虽然会得到教训,但恐怕会心生不满,对禁令有所抵触,久之怕会因为惧怕惩治,不再来县城内,这恐怕与我县放置宣示石碑的目的不同。”

“反观我县宣示碑上所载,皆和百姓平常言语差不多,唔,也就是杨奏事您口中称的俚语,百姓之中下里巴人居多,恐怕不好接受杨奏事你的阳春白雪,反倒是这俚语更好接受。”

见杨文面露不服张口欲言,秦泽却是抢先开口道:

“若是杨奏事你不信,不若咱们现在就随便寻几个百姓过来,咱们分说这四条,看看是您的阳春白雪百姓记得住,还是某宕渠县这宣示碑的俚语百姓记得住?”

说罢秦泽便挥手招呼一边的兵卒过来,兵卒还未到身边,曹谦却已然开口说话了:

“秦县尉,无须如此,某看来,你县这宣示碑的上的文字琅琅上口,通俗易懂,更易百姓记忆。”

“当然,杨奏事的文章作的也不错,很有文采,这份急智便是某也不如。”

杨文立即表示谦虚。

碑文之争便因为曹谦的两方表扬而收场,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曹谦似乎是对宕渠县有意见,不然也不会任由杨文发挥。

宣示碑之后的另外两面石碑名唤“宕渠县扬善碑”,乃是记载县内豪族世家们对县内各工程的捐赠,这乃是张扬最开始答应的,碑头也是请冯鸾写的,非常有文采,下面记载的乃是豪族世家们捐赠的数目。

这倒没什么值得挑毛病的,故而没人出面诘难,反倒是曹谦对县内豪族世家的所为表示赞扬,称之后在会见他们的时候定要好好替宕渠县、替巴郡感谢他们一番。

众人随即向着城门行去。

王累和秦泽跟在后面,前者低声问秦泽道:“适才子渊为何不让某开口?”

秦泽却是一笑:“怕元道兄你至亲的猜测对了,咱们这位曹太守还真有可能为我而来。既然盯上了我,自没有让元道兄你扛雷的道理。索性就由我来扛就是。”

“一会儿事情怕还不会完,元道兄只管看着,都由我接着便是,我倒要看看,这位清正廉明的曹太守,准备如何拿捏于我!”

王累闻言不由一阵担心:“子渊啊,凡是不能一味儿硬顶,且相忍为谋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