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参等人感激涕零,纷纷表示要忠心报国,但凡袁滂有所差遣,必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收拢了反正和投降的叛军将领们的心思之后,袁滂才对傅燮坚守冀县以及秦泽击破王国部的行为进行了褒奖,其后更是承诺要具表将二人的事迹上奏朝廷,请求朝廷做出奖赏。
袁滂的奏表连同王国的首级一并送出,差专人护卫,送往京城。
奏表送出之后,袁滂便不再关注,毕竟冀县距离京师洛阳足有一千五六百里,一来一去需要近两个月,再加上朝廷之中的推诿论证,怕得三个月才能得到消息。
而汉阳郡内还有韩遂的十万大军在侧,若是事有翻覆,岂不是将秦泽斩杀王国获得的大好局面给白白浪费了。
是故在送出奏表之后,袁滂第一时间便将秦泽、傅燮等人招到驻地的中军大帐中,商议接下来对付叛军的事宜。
因为秦泽击破王国的功绩在前,是故袁滂对秦泽很是信服,与会上多听秦泽言。
而秦泽表现的却很谦逊,将之前击破王国之后,会同严颜等一众属下以及反正的李参、李堪和候选等人一起商议出来的应对手段抛出来,请求帐内诸人指点。
秦泽的谦逊态度,果然赢得了帐内诸将的好感,最终在众人的补充和努力下,敲定了对付叛军的方略:
首先,作为应对叛军的一线位置,冀县交由主帅袁滂和汉阳太守傅燮坐镇,而秦泽则是驻兵在冀县之外,积极的准备同韩遂可能到来的部队作战。
其次,由原右扶风,现在的典军校尉鲍鸿会同前陇西太守李参,带着反正的李堪、候选等人进入陇西郡,收复陇西郡的同时,也切断韩遂军和进军武都郡的马腾军的联系。
这战略一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鲍鸿等人是捡了便宜,只把面对韩遂十万大军的危险丢给了秦泽和袁滂。
对于鲍鸿等人的挑肥拣瘦,秦泽看在眼里,却并未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