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象摇摇头道:“将军,董贼废立皇帝,专制朝政,将军兴义兵讨伐,此乃天下睹目之举,自然极为妥当。”
袁术闻言,神色稍缓:算你阎象识相。但又听阎象继续道:“不过某认为将军出兵两万对付董贼不妥。”
“将军新入豫州,虽赖将军威名,宵小不敢妄为,豫州士民归附,但将军毕竟到来时日尚短,根基尚有些不稳,故而不宜举大兵出征。”
“再者将军麾下虽然兵多将广,但是兵卒多为新募,将也多为新投,现下兵还未练,将且不熟兵,贸然出战,恐有不利。”
“又因前番董贼使人南下劫掠,虽然被秦奋威(秦泽为奋威将军,所以由此称呼)率兵赶走,但恐董贼报复,还会使人南下。”
“将军既督豫州事,自然得保豫州士民安危,所以为了防止董贼的人马南下报复,兵马不宜轻动。”
“故而,属下觉得将军提两万兵进攻董贼之举不妥!”
此时又有升任后将军府的长史杨弘出列道:“将军,属下认为阎刺史此言乃是老成谋国之言,故而属下附议。”
杨弘言罢,又有十余人出列,表示赞同阎象的话语。
袁术也不是傻子,听得阎象的分析,也觉得自家之前的举动似乎是真的有些冒失,此时又见杨弘等麾下出列赞同,只得强笑道:
“不错,阎维征此言甚善,某有所得,议兵之举暂且作罢!”
诸人纷纷开言赞道:“将军英明!”
待到众人起身,袁术又道:“那袁本……咳咳,袁盟主的命令该当如何?他毕竟是我讨董联盟的盟主,倘若我等不出兵,怕是会被他责难。”
帐下诸人都知自家主公和其兄长袁绍不对付,对袁术的担忧也是心知肚明,而且以他们兄弟现在的复杂关系,袁术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做,怕袁绍真的会责难他。
这时有人出列道:“将军勿忧,某有一计,不但可以完成袁盟主的依托,还能不损我豫州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