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徐慧不关心,她只关心按照萧河这样的情况,能不能考中秀才。
徐靖庵捋了捋胡须说:“要是能安心下一番苦工,再多读读书多写文章好好练练笔,遇上一个喜稳的主考官,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可我听说盂县的教谕,是出自青州姚家,那家最出名的姚学士一贯喜欢锦绣繁华的文章,估摸这个姚家出来的教谕也是如此!”
齐朝诸县都设有县学,有专管教育工作的教谕一职,正八品,掌文庙祭拜、教育所属生员。想考取秀才得先通过由县学主办的县试,然后才是州府的府试和最终的院试,那教谕的喜好自然会直接影响考试的录取结果。
徐慧忍不住想笑,徐靖庵这是看在萧大勇面子上说的太含蓄了,其实总结起来就是萧河底子不够扎实,文章写的没特色,除非碰上一个喜欢这种风格的考官,不然根本考不中,偏偏盂县的教谕可能偏爱锦绣繁华风格的文章,所以萧河考中秀才的机率很低。
徐慧放心了,要是萧河真考中秀才,她和萧大勇在萧家的日子怕是会更不好过。秀才除了能按月领少许米粮肉菜,不用纳税,见官不用跪,银钱上并没有多大好处,要不人们总说“穷秀才”。但当了秀才和童生自然不一样,怎么说也是有了功名的人,就萧河现在就一脸傲气的样儿,到时候怕要把眼睛长到头顶呢,还有萧老爹和萧李氏,恐怕会将三房的待遇提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到时候更是要从萧大勇身上割血刮肉换钱了。
问完萧河文章的事情,大家又说了会儿话,看着天色不早,就忙张罗着送徐慧和萧大勇他们离开。
萧大勇看着徐慧依依不舍的和家人告别,又看着妞妞提着的装满糕点糖块的小篮子,心里很感动。徐家人今天对他的热情招待,让萧大勇第一次有种被家人看重的感觉,不光是他,连妞妞都感受到了这种热情和喜欢,一向内向的她今天不光主动叫人还表现的很活泼,和媳妇家的弟弟玩的别提开心了。
对比一下徐家人,再想想自家人,萧大勇不由有些难受,他忽然意识到,自从父母去世,他原来已经没有家了,现在的那个家,是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的家,根本不是他的家,那他的家到底在哪儿呢?
萧大勇不由看向坐在马背上,因为妞妞犯困,就一直想办法逗着她不让她睡着,怕她受凉的徐慧。萧大勇轻轻的笑了,有媳妇和妹妹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到了萧家,见到萧老爹和萧李氏,徐慧知道他们等着自己的回信,却还是生气他们明知道萧大勇今天就要回营,却什么都没准备,空着手端坐在那儿,只等着她的回信。
可徐慧是个越生气越冷静的性子,她笑着对萧老爹说:“三叔的文章我爹看了,说三叔读书扎实,文章平稳,就是——”
“就是什么?”萧老爹十分急切的追问到,萧大勇则差点没把眼珠瞪出来,他哪怕再是个粗人,也听懂了岳父的意思,岳父明明说三叔读书读的不太好,怎么到媳妇嘴里就成了三叔读书扎实,文章平稳呢?
徐慧悄悄扯了下惊讶的萧大勇,萧大勇忙把一脸惊诧收了回去,极力控制着情绪,木着脸坐在一旁,听徐慧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徐慧看着萧老爹和萧李氏,十分遗憾的说:“就是听说,咱们县学的教谕是青州姚家的人,他家出的大学士,最喜欢锦绣繁华的文章,怕是这位姚家的教谕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