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这种就另当别论了,白寒留有大用。
回到皇宫,白寒直接来到了尚书台,随手拿起一卷布帛提笔写了起来,赵云等武将均被授予校尉之职,郭嘉等文官也被授予官职。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官职了,朝中司徒之类的官位虽然很高,而且也有空缺,可不需要处理什么,司州的政务都在贾诩的身上的,贾诩到现在也不过是个尚书令。
马均留在长安城筹备巧匠台,专心研制各种机械玩意,侧重奇门。
没多久贾诩就过来了,今天的贾诩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也是军校的教师,那些人可都是有大才的人。
以往贾诩麾下的人都是飞鹰台的小飞鹰,虽然吃苦能干,但做起事来总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次有了郭嘉等人的相助,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他也可以专心发展飞鹰台了。
贾诩微微躬身,“主公,传唤在下来有何事?”
“文和,我打算采用考试的方法征集军校第二期的学生,你认为如何?”
“考试?!”
贾诩微微一愣,“主公,这考试的范围那可就大了,关键在于主公您打算采用什么命题。”
这个白寒还真没想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只是科举制度的骨架,但真是没想到这方面,“不同的名题会造成什么影响?”
“第一,固定的命题会导致束缚天下士子的思想,容易形成枷锁,很容易让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
白寒点了点头,贾诩说的太对了,仔细一想还真有问题,以前白寒学过一篇叫孔乙己的课问,孔乙己就是这类问题的牺牲者。
得到了白寒的肯定,贾诩微微一笑,继续道:“军校的毕业生拥有极高的荣誉,很容易导致一些始乱终弃的家庭悲剧发生。”
对这点白寒也同意,宋朝的陈世美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么。
“第三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若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初期或许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等到数十年后,这种方法就会逐渐政治化,就会产生师门关系的盛行,就会导致学生和当朝大臣出现裙带关系,在下言尽于此,请主公三思。”
还是要看当朝者如何去处理了,这一天白寒在案桌前坐了很久,好一会之后方才动笔,洋洋洒洒的写了一道诏令,当即下发到民间。……
夜晚的黄埔城内,欢声笑语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