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编书

庶女庭悦 霁荷 1348 字 3个月前

还好我朝男子年轻时也没啥别的娱乐爱好,只要是男的多少都懂点蛐蛐,他们本着凭兴趣爱好赚工资的原则倒是真用心编了。

那本《蛐道》虽听起来不务正业,但实则填补了我朝在昆虫学乃至生物学上的空缺,蛐蛐草那章甚至还歪打正着地给太医署提供了一手本草资料,而且编完以后誊录售卖大赚了一笔,无形间被列入我朝男子必读经典名录。

女皇也知道沈弘宁就出了个磨嘴皮子瞎指挥的力气,想着毕竟是亲儿子,他能整次好活也不容易,在这本书编完大卖以后她在紫宸殿把儿子大夸特夸了一顿,你编蛐蛐书都编的这么好,花点心在读书上绝对行,儿子,朕看好你。

连带着项玄真都附和了两句陛下啊二皇子他其实很聪明,他就是不想学,只要肯学绝对学得好,彼时还小的沈弘宁被这么一吹,据陆云起所说,他发愤图强整整俩月,把《管子》给背出来了。

然后就没然后了呗,沈弘宁能坚持俩月已属太阳打西边出来,不过我朝编书就是这样的,可以叫个皇宗子侄过来做个主撰,给他们镀层金,找个由头明面上赏赐他们。

这是圣宠卓著,女皇看重欢喜这个子侄的意思。

比如说上回庭悦编《六典》中的《六典·礼典》,《礼典》的主撰就是太子沈弘兴,他其实也没参与编写,只是大家一起讨论的时候有空就会在旁边听着,提提建议啥的。

编完以后女皇自然还是本着常例在紫宸殿夸了他好几句,赏银赠物也有。

你以为太子会觉得这是女皇看重他嘛?看那神情,他大约还是认为这个挂名不是女皇施舍的就是他自己从沈弘基那边抢来的。

庭悦这回做主撰,女皇那意思也够明显了:朕就是看重这个孙媳,而且她还是弘文馆学士,编书做一把手很正常嘛,但她毕竟年纪轻,怎么编你们有商有量地来哦。

《六典》定的是我朝官吏体系各个部门的职责规范,基本定了后世就不会大改,是源远流长承国祚的东西。

《姓氏志》就很难说,编起来用的资料要一大堆,女皇的意思是给他们三年时间,可这玩意编完了最多也只能定下往后三五十年我朝各个世家的名声地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