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一听,吓了一跳,忙扶着丫鬟就要去看。
王熙凤见状,眼疾手快地来到贾母身边,低声劝道:“老太太,这儿这么些客人呢,都是有头有脸的。还是孙媳妇去走一趟吧,您是知道的,赵姨娘一向是个不着调的,别是闹出什么误会来,让亲戚家看了笑话。”
贾母一听,的确不能乱了体面。她压下心中的不安,冲王熙凤点了点头。
王熙凤给了旁边的婆子一个眼神,那婆子心领神会,当下便上前,不由分说地将赵姨娘给拖了下去。王熙凤自己则急匆匆地往宝玉那边去。
不去不知道,这一去真是吓一跳!
宝玉才多大啊,竟然就做出这等荒唐事!
王熙凤倒是想得明白,这事儿绝不能声张,尤其不能让外人知道。
她当即命平儿带着人,亲自守在宝玉的院子外,绝不允许旁人过来,自然,也不允许里头的人出来。
怎么着都得等着外头客人走了,才好解决这桩丑事。
虽说王熙凤竭力掩盖,可赵姨娘这么一闹,贾母又十分挂心,在宴席上坐立不安,最终外头不明真相的客人不清楚内情,但一家子自家人都还是或多或少地,隐约知道发生了些什么。
黛玉不是外客,自然留得晚些。她听着贾母气得大骂袭人,姐妹几个只好起身,到迎春那边去坐坐,避开这尴尬的场面。
事情闹开来,贾母当即便说要把袭人给打发了,撵出府去。
王熙凤却觉得不妥。她思量再三,上前劝道:“老太太,事情都这样了,不如让这个丫头留下来。事儿捂着,咱们家也能保住体面。日后等宝兄弟成了亲,再找个由头,把她抬个姨娘,也能堵住悠悠众口。”
贾母冷冷地看着地上跪着发抖的袭人,只觉得自己当初真是眼瞎,怎么就让这么个不安分的丫头进了宝玉的屋子。
是啊,打发了出去,岂不是让这丫头到处胡说,把贾府的丑事传得人尽皆知?
倒不如先留下,堵住她的嘴。至于以后……这人的寿命,可不好说,毕竟人吃五谷杂粮,总会生病。
袭人听见自己能留下,还以为是贾母开恩,顿时感恩戴德地磕头不已。
“袭人,你给我听清楚了!”王熙凤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今儿这事儿,老太太看在你伺候宝兄弟多年,又顾及着贾府的体面,才饶了你这一回!你可别以为得了便宜就沾沾自喜。日后,你若再敢做出半点出格的事,或是仗着宝兄弟的宠爱,就不知规矩,那到时候,可就不是撵出去这么简单了,你可明白?”
她这话里带着十足的敲打,不仅暗示了袭人若是再犯,绝无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