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素来精明,一进门便笑意盈盈地奉上一只描金的紫檀木匣子,说道:“怡郡王妃千金之躯,近日操劳,这上好的燕窝与极品东珠,正是补身养颜之物,望娘娘莫要推辞,只当是妾身一番心意。”
她说着,便示意身边的丫鬟将匣子递上。
黛玉一眼便看出匣中之物价值不菲,更明白侯夫人此举的深意。
她直接起身,亲自将匣子推回到侯夫人面前,温和笑道:“侯夫人费心了。本妃身子素来康健,这些珍贵之物,夫人还是留着自用吧。再说了,皇上皇后和父王母妃对本妃爱护有加,吃穿用度皆是最好的,断不敢再收旁人东西。”
她顿了顿,又接着道:“今日夫人能来府上做客,与本妃说说话儿,已是极大的情分。侯夫人若真要送礼,不如多与本妃说些京城内外的新鲜事,便是最好的心意了。”
侯夫人听黛玉这番话,句句滴水不漏,既客气得体,又将礼物拒之门外。她几次想将匣子推回去,都被黛玉巧妙地避开。最终,侯夫人只得讪讪地收回礼物,心中却也明白,这位怡郡王妃真真是个厉害的。
时间一长,那些带着厚礼和“诚意”而来的夫人们,慢慢地也明白了怡郡王妃的心意。她们见黛玉不为所动,坚决不接她们的诚意,最终也只好死了心,不再做无谓的尝试。
黛玉在京城应对投诚官员夫人的聪明做法,很快便传到了皇帝耳中。
皇后在得知此事后,更是心中欣慰。
她特意在皇帝面前夸赞黛玉:“陛下,儿媳黛玉这孩子,真是个好的。她自幼便心思透彻,如今做了郡王妃,行事更是周全得体,不为浮华所动。这份心性,实在难能可贵。”
“可不是,这孩子倒是真沉得住气。”皇帝想,他自己的兄弟们斗得乌眼鸡似的,自然希望儿子们兄友弟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