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知道,这是个打开萧琳心扉的好机会。
她看着萧琳,语气放轻,坦诚地说道:
“妹妹既问起,嫂嫂便不瞒你了。实则是宸妃娘娘前些日子来求嫂嫂帮忙。”黛玉顿了顿,将事情原委娓娓道来,“父皇有意给五弟赐婚,选定的便是这左姑娘。可五弟似乎不太乐意,宸妃娘娘便央求我,希望能让两个孩子多些相处机会,兴许五弟就能改了主意。”
萧琳静静地听着,待黛玉说完,她轻叹一声:“真是的,没意思极了。”
黛玉忙问:“怎么了?妹妹竟然这样说。”
“嫂嫂,我只是觉得,咱们女人可真是命苦。”萧琳说着,又叹了口气。
“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公主,还是普通人家的女儿,我们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兴许都不认识那个人,甚至连见都未曾见过,稀里糊涂地,也就嫁过去了。”
萧琳越说越激动,眼中甚至泛起了一丝泪光:“到时候若是夫妻不睦,还不是女人吃亏?毕竟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什么抬妾室,纳通房,甚至在外头寻花问柳,光明正大。可我们女人呢?却只能有一个丈夫。若是遇上个不好的,便是一辈子都毁了,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黛玉听着萧琳公主一番肺腑之言,心中着实感到吃惊。她没想到,平日里活泼烂漫的萧琳,竟对婚姻有着如此深刻而悲观的认知。
然而,在吃惊的同时,黛玉也深深觉得公主说的很有道理。这世间的女子,无论身份高低,在婚姻大事上都难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宿命,而一旦所嫁非人,女子的境遇确实更为艰难。
黛玉沉思片刻,看着眼前愁眉不展的萧琳,决定不只停留在共情,更要引导她去思考解决之道。
她轻声反问道:“那琳儿妹妹,你觉得,如何才是好办法呢?难道就这般听天由命,任由旁人安排吗?”
萧琳被黛玉这一问,猛地怔住了。
她只顾着感叹不满,沉浸在对女子命运的悲叹中,却没有想过,这个事儿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她眉头紧锁,眼神迷茫,显然从未往这方面深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