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结束了,江湖再见

“老爷,您想入仕了?”江兴听出来了。

萧凡笑道:“若陛下真有这么大魄力,能做到那样的程度,我倒也愿意为他做点事情。”

“老爷……您开财源是有一手,可是陛下手中人才济济,人家还不一定要收你做官呢。”江兴老实巴交地吐槽道。

萧凡白了他一眼:“谁告诉你,我只会赚钱了?”

“难道老爷做文章也是一绝?”江兴戏谑道。

狗东西!

萧凡连笔都不想碰,他可不会做什么文章,他有的只是知识。

以及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无数朝代兴亡的历史经验。

……

小驼山看到禁军后,萧凡就一直在家等着。

等了数十日。

才从李青山的商队口中,打听到清河县那边的消息。

“官道早就封了,许多险要之处都有禁军把守,清河县内谁也不知道出了什么变故。”

又过了几日。

“首辅王凡举,居然被抓到了清河县,被那些世族的人害死了!”

得知消息后,萧凡告诉了玉有容。

玉有容自是悲伤的,萧凡安慰了她一晚,才将她的悲伤暂时按下。

直到一个月后,消息突然一下子,如暴雨般飞来。

“震惊!禁军去了清河县,扫灭了整个清河!”

“听说清河县的世家,全都被端了。”

“世家门阀能忍?怎么没动静?”

有人觉得,那些世家的人肯定会反击,甚至不惜发起战争,哪怕会导致裂土而分。

可结果,军中什么消息也没传出来,只知道许多军队在这段时间里换防了。

将领大换血,一些副将上位,或是平调去了一个将军。

好像禁军扫灭清河县,是个不值得令人在意的小事似的,没有人做出反应。

朝堂上,倒是有人为此上折子。

只是折子刚递到内阁,写折子的人就下狱了。

内阁大学士也是聪慧的,没有人敢再递给皇帝,直接就留毁了。

朝堂上,为此也算大动干戈,此前因为双王之乱本就下放了许多官员。

新上任的还没到职,就有更多人出事。

于是,萧凡在白水镇,都看到府衙外贴上了公告。

“陛下大病初愈,承蒙上天恩泽,因此广开恩科,以表恩泽苍生之意。”

皇帝要开恩科,着急选一批人才,赶紧补缺。

而此刻,边境也传来捷报,一骑挂着军旗闯入京城东门。

在天街上打呼:

“东境捷报!”

同一日,边境各处的传信兵回京,有人累死了几匹马,将消息尽早传回:

“西境捷报,我方诱敌深入,击溃敌军,收复一州之地!”

“南境捷报,我军诱歼敌军主力,长驱直入,有望拿下三州之地!”

“北境大捷,靖王殿下身先士卒,力斩三军,黑水一岸已尽归我手!”

这一日,此时此刻,京城里有脑子的人,都突然悟了。

兵部贴出来的捷报上,都说各方用了类似诱敌深入的法子,战争从陛下病重后几日就爆发了。

“陛下下了好大一盘棋!”

“我的天,我怀疑陛下没病。”

“陛下已经不在乎了,收拾了皇子、边境与清河县,如今识趣的世家也都主动放开权柄,陛下已经今非昔比!”

“别瞎说,当心暗卫!”

“怕什么,我在赞美陛下的奇谋妙计,又不是在污名陛下,有什么可担心的?”

“这倒也是……陛下毕其功于一役,这一石击四鸟!”

有人疑惑:“不是三鸟么?”

“你不知道?陛下昨日朝堂上,已经说了要立储,也将齐王记在皇后名下,将其扶为了嫡子……立储立谁还不明显?”

“这……”

远在白水镇的萧凡,得知一切之后,也是明白了什么。

王凡举,也是皇帝的一枚棋子!

禁军扫灭清河之后,内阁发下来的,关于王凡举与清河大族之间的龌龊证据,让皇帝师出有名。

法理上,足够对这些世家进行灭族。

然后皇帝就这么干了。

不仅如此,传闻接下来,还要株连不少人。

再次看到齐王时,已经赈灾结束,齐王要被召回京城了。

萧凡看着齐王,感慨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陛下为殿下扫清了一切障碍,实在是为父者之典范。”

齐王听了萧凡的解释,才明白了这一切。

“父皇……”齐王感动到落泪。

他可以想象,将来他上位之后,会是怎样的一个盛世。

没有任何人,可以阻碍皇权了。

除非皇帝自己作死,再养出几个大权臣来,否则有暗卫存在,谁也搞不出什么大动静。

“萧兄,你同我入京吧?”

告别时,齐王也是图穷匕见,道:“御史台空缺了一个谏议大夫,是清河县的人,所以下野了。”

“户部空缺尚书,大理寺少卿一职也空缺。”

“你只要随我入京,我保举你可以任职其一!”齐王期盼道。

这回,萧凡没有再忸怩。

“朝堂如此清明,正是男儿报国的好时机,我怎能再推辞?”

齐王惊喜:

“萧兄,你真答应了?”

萧凡点头:“殿下,从前我不应,是京城多尔虞我诈,风气太差。如今,虽然暗卫的存在,令得官不聊生,可却不会有民不聊生了。”

“这时节,我愿将我所学,卖与朝廷。”萧凡拱手一笑。

齐王高兴地快跳起来!

“那,那这就出发!”

萧凡:“好……”

……

于是,萧宅全部跟随齐王,搬迁去了京城。

同月,在齐王的保举下,萧凡先去了御史台,被提拔为谏议大夫。

一时,令各方不满。

可随着萧凡数次,在朝廷上力谏陛下,得到了文官清流的认可。

同年,萧凡出任户部侍郎,时任户部侍郎高丰已经晋升尚书。

帮着户部广开财源,萧凡很快拿下了尚书一职,高丰则是升去了内阁,这也是个有能耐的。

皇帝要提拔萧凡,高丰没犯错又有本事,自然要先提拔他这个上官,再提拔萧凡。

齐王很快被立储,封太子。

皇帝理所应当,让太子监国,开始提前养老。

有脑子的人,都活得短,皇帝太老六,也许是他不高寿的原因。

很突然,皇帝开始得病,这回是真的。

为了提前平稳过度皇权,让新帝更好把握朝纲,萧景轩发病后就让齐王登基,他自己做了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