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西单附近一处四合院。
朱淋家。
朱淋从金鱼胡同环球投资公司驻燕京办事处那里,见了卢凌后,她心情还是有些不一样。回想起当初和包宇在燕京认识的点点滴滴。
她依然还是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朱淋没想到,自己这次真的要去香江了。
不过,朱淋知道,自己年纪本来不小了,过了年,又年长一岁,她怎么不着急呢?
除此之外,她知道包少在香江和海内外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就意味着自己家和包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如果包少不喜欢她,怕是自己也是很难和包宇在一起。去年末,朱淋也就开始做父母的思想工作,那就是她离开燕京前往香江。
一开始,朱教授夫妇都不愿意她去香江。
虽然朱教授两个女儿,大女儿也是嫁在燕京,毕竟还是舍不得小女儿离开,也就希望小女儿朱淋嫁在燕京。
这样两家不算是很远的情况下,可以经常见面。但是,朱淋已经认定包宇的情况下,她又怎么可能放弃呢?
一直到朱淋说了,她不会长时间呆在香江,偶尔还会回来燕京,这二老才开始松开口。
其后,朱淋还在继续做准备。
终于在看到包家的环球航空公司开始飞香江和燕京的航班,她知道时机已经成熟,这种情况下,她住在香江也行,回来燕京也行。
至于她在卫生研究所那份工作,她已经辞掉了。
朱淋骑着自行车,叮铃铃回到家门口。
然后推着自行车进去。
现在父母还在上班没有回来。
朱淋也就先进去。
等到下午下班。
先是父亲朱教授下班骑自行车回来,然后是母亲下班从医院骑自行车回来。这几天,朱教授夫妇都看得出小女儿有些心神不宁,一直在想着前往香江的事。
而对于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发生的事,朱教授夫妇印象深刻,如果女儿为了自己幸福,前往香江那边发展,那也不是不行。
相比起自己夫人,朱教授还是要开明许多。
毕竟,两个女儿,一个去了香江,还有一个留在燕京。
“闺女,看你高兴的样子,是不是要去香江了?”朱教授问道。
“爸爸,那位卢先生上午从香江回来了,已经谈好了,包宇让我随时过去香江。”
随时过去?
朱教授则是有些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