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铉怔愣了片刻,鼻子突然一酸。
他出身本就不好,还是国子监的肄业生。
尽管国子监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学府,但其学生多为地方推荐的监生,这些监生便拥有了成为官员的资格。
明初的官员构成复杂,除了掌握中央权力的淮西集团,还有他们的死敌江南派系,以及归顺大明的原大元贵族等。
朱元璋胸怀宽广,不仅让蒙元的有才之士担任大明的官职,为国家效力,还吸纳了许多蒙古的精锐骑兵,驻守北方边境。
例如著名的朵颜三卫,就是由蒙古人组成的精锐骑兵部队。
尽管这些人是蒙古族,但他们对大明极为忠诚,甚至在讨伐元朝残余势力时,总是他们冲锋在前,战无不胜
然而,大明朝廷中的汉人,内心深处却对他们持有偏见。
铁铉的情况更是严峻,作为国子生,按照常理,他这样的非科举出身,一生能成为一县的副职官员,已属极限。
但朱元璋却破例提拔他为礼部给事中。
现在,朱小宝不仅没有嫌弃他的出身,还让皇帝提前支付他的俸禄,这让铁铉怎能不感动,怎能不心生好感。
他急忙起身,眼中泛起泪光。
“感谢朱郎君!”
这三次的交往,虽然时间都不长,却让铁铉深刻地认识了眼前的这位年轻人
他有远见,有志向。
他的言行举止,无不透露出一种上位者自带的威严。
这些细微之处,若非与朱小宝深入交往,通常难以察觉。
铁铉越来越疑惑,他总觉得朱小宝并非普通的市井之人。
而且朱元璋对朱小宝的重视程度,以及解缙近乎奉承的态度,都让铁铉更加坚信自己的猜测。
他感到朱小宝非同一般,但又无法明确指出朱小宝究竟是何身份。
朱小宝笑着挥了挥手。
“这些都是小事,无需多谢,待会儿吃完饭再回去吧。”
“好。”
铁铉也回应道。
解缙面带微笑,先是望向铁铉,接着又看向朱小宝。
看来,老铁已经被殿下征服了。
殿下还真是了不起,几句话就赢得了一个忠诚的臣子!
这正是帝王该有的风范呐
“朱郎君,我听说各路藩王明年将抵达京城,他们已经出发了吗?”
解缙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