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持续多日的暴雨终于停了。
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洪武门和则天门先后传来报晓的钟声。
应天大街热闹非凡,街道上的店铺纷纷开始营业,一眼望去绵延数里。
街头巷尾,贩夫走卒们熙熙攘攘,把繁华的应天城挤得水泄不通。
皇宫内的六部衙门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刑部尚书杨靖一大早就从皇城进入皇宫,前往谨身殿面见朱元璋。
“皇爷。”
杨靖说道。
“这是皇孙殿下昨晚连夜审讯得到的结果。”
朱元璋正端着茶水准备喝,听到这话,手停顿了一下,抬头看着杨靖,疑惑地问道。
“又审出什么新情况了?”
杨靖点点头,说道。
“海盐知县又交待了一些沿海的大商贾。”
“还有这份名单,是海盐、嘉兴两位知县招供内容中不重合的部分。”
朱元璋再次愣住,他看着杨靖,似乎明白了朱小宝的意图。
朱元璋在官场沉浮多年,历经无数生死,自然清楚朱小宝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朱小宝这是在尽可能避免错杀任何一位官吏。
朱元璋欣慰地笑了笑,说道。
“名单先放这儿吧,咱会通知都察院再仔细核查。”
“已经定罪的,先别轻举妄动,把相关事宜交给詹徽,让他安排人手逐步处理浙东官场的这些官吏。”
“这些账,以后再慢慢算,权力的交替需要平稳,特别是涉及到大面积地方官员的变动,人可以杀,但得慢慢来。”
朱元璋杀人很有自己的考量,他要保证地方局势稳定,维护大明根基的稳固。
杨靖赶忙应道。
“是,陛下。”
朱元璋“嗯”了一声,说道。
“你下去吧。”
等杨靖离开后,朱元璋继续端着茶,思索片刻后,突然摇头,会心一笑。
这小子,有些地方像自己,有些地方又不像。
他笑着低下头,缓缓吹着杯中的茶水。
就在朱元璋准备批阅奏疏的时候,外面有个太监小心翼翼地走进来。
“皇……皇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