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快结束时,朱小宝突然掏出本宋史。
“郑和,把这页给方祭酒和刘舍人看看。”
众人探头一看,只见史书中“檀渊之盟”的记载被“美颜”了。
原文“真宗欲南逃”被改成了“真宗亲征督战”。
方孝孺硬着头皮承认。
“翰林院觉得这样写更给皇帝长脸,所以……”
朱小宝突然笑了,笑得比寒冬还冷。
“你们是不是觉得,这就像给历史加了层滤镜,没啥大不了的?”
“詹徽!”
他突然点名道。
“你说说看,读书是为了啥?”
詹徽条件反射般背起了名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朱小宝一拍桌子。
“对!”
“读书人的风骨,就是敢直面失败!”
“当年契丹、西夏多嚣张?现在在哪?汉人呢?照样人丁兴旺!”
“今天你们能粉饰宋史,明天要是出个昏君,是不是要把败战写成大捷?”
朱小宝环视众人,语气像刀子一样锋利。
“历史不是话本子,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五胡时期最可怕的不是死人,而是精神崩塌!”
“你们连自己的屈辱都不敢记,还谈什么继往开来?”
殿内鸦雀无声,只有朱小宝的声音在回荡。
“咱们汉人强过、弱过、输过、赢过,每段历史都得原原本本记下来!”
“为啥皇帝不能看当朝史书?就是怕有人粉饰历史!”
夕阳透过窗棂,照在官员们通红的脸上。
这场从内阁选秀开始的朝会,最终以一场历史课收尾。
洪武二十六年,大明办了不少大事。
北方五地试行了新政,郑和带着满船宝贝从海外归来,还搭起了内阁和司礼监的架子。
最让朱小宝欣慰的是,永不加赋的政策总算推开了。
加上玉米、土豆、红薯这些抗饿神器在全国普及,就算遇上地震雪灾,粮食压力也比以往小了很多。
这会儿的大明,就像打了升级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