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
朝阳如熔金般跃出海面,112厂的船坞内,红色旗帜在晨风中猎猎招展。
今天是“远征6号“试航的日子,上级领导与112厂的干部们悉数到场,周先锋舰长率领潜艇兵们在艇旁列队
李铁锤已换上笔挺的潜艇兵制服,正将图纸卷成筒状塞进背包。
黄教授快步走来,压低声音劝道:“铁锤同志,这次试航你不必亲往,让老刘代表专家组就行。“
他望着眼前这个从社员成长起来的总设计师,深知其分量——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远征6号是我亲手画的图纸,行动计划里的每一个参数都刻在我脑子里。“
李铁锤拍拍老教授的肩膀,“放心吧老黄,这次咱们是猎人,敌人的潜艇才是猎物。“
黄教授喉头动了动,没再说话。
他比谁都清楚,核潜艇试航本就如在刀尖上行走,深海若出事便是万劫不复。
更何况这次试航暗藏交锋,随时可能与敌艇狭路相逢。
此时上级领导已大步走来,隔着三米远便伸出手。
“铁锤同志,我在岸上备好庆功酒,等你凯旋。“
“请首长放心!“李铁锤抬手敬礼,转身大步迈向潜艇。
周先锋见全员就绪,挥臂下令:“出发!“
潜艇兵们依次钻入顶部的圆形舱门,李铁锤紧随其后。
即便登过数次潜艇,他仍对那狭窄通道犯怵。
仅容一人爬行的空间里,金属管道冰凉硌人,稍不留意就会撞得额头生疼。
像穿越大段黑暗的隧道,等终于踏上潜艇走廊,才能直起腰长舒口气。
作为随艇专家,李铁锤被安排在舰桥。
这个集成了潜望镜、通讯设备与导航系统的核心舱室,堪称潜艇的“大脑“。
周先锋是久经风浪的老舰长,登艇后第一时间核查完各项数据,转身向李铁锤汇报:“反应堆功率稳定,舱室气压正常,所有阀门状态良好。“
李铁锤听完,指尖在布满按钮的控制台边缘轻叩两下:“核反应堆压力稳定,推进系统参数正常,可以出发。“
“全体注意,潜艇启动!“周先锋的指令通过传声筒传遍各舱。
一阵低沉的嗡鸣从艇身深处升起,像巨兽苏醒时的呼吸,“远征6号“缓缓驶离船坞。
阳光下,黝黑的艇身泛着冷光,活似一条蛰伏已久的深海巨鲨。
船坞岸边。
领导与工人们齐齐抬手敬礼。
红色旗帜在晨风中舒展,与渐渐远去的潜艇构成一幅壮阔的剪影。
来自保密部门的摄影师举起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宝贵的画面。
这张照片一直到几十年后,才得以公布,并且还成为了军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还是李铁锤第一次乘坐潜艇进行长时间航行,由于远征6号潜艇体积庞大,携带的补给品数量很多,生活上倒是不委屈。
每天能吃到白面馒头和咸菜,喝的淡水也经过了消毒处理。
位于郁闷的地方就是太闷了。
整个潜艇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焖罐,时不时船体外面还传来古怪的响声,更是让人心神不安。
“老周,你不觉得烦闷吗?”李铁锤记录了仪表参数,扭头看向周先锋笑着问道。
“烦闷?这不是很正常?”周先锋明白李铁锤的意思,叹口气说道:“我们每次出航,也都有这种感觉,坚持一下就好了。”
“也许应该在潜艇上安排一个做思想工作的。”李铁锤提建议。
“这倒是可行,我听说了,国外的潜艇上都有那啥医生。”周先锋眼睛一亮,潜艇兵们的心理压力极大,有时还可能发生心理崩溃的情况。
“心理医生。国内目前没有,不过擅长做思想工作的却不少。”李铁锤把这条记录了下来。
保证潜艇兵们的心理健康也是保证潜艇战斗力的要求之一。
随后几天时间里,李铁锤一边忍受烦闷,一边履行随艇专家的职责,检查潜艇内部的运行情况,确定核燃料堆的安全。
并且还要求周先锋进行了高速运行,以及极速下潜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