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李铁锤发现百万吨大型钨矿

三百米深的岩芯被取上来时,表面还沾着湿润的矿泥,姚教授脸上最后一点血色也褪去了。

“怎么会……怎么会没有……”姚教授喃喃自语,“我查了三年的地质资料,这里的断层走向、岩层年龄,明明都符合钨矿形成条件,怎么会……”

“姚教授,要不……咱们换个点位再钻?说不定是这处钻偏了。”

“偏不了!”姚教授猛地提高声音,“钻探坐标反复核对过,钻杆垂直度也没问题,就是这里……可为什么没有矿?”

深夜,勘探队员们都沉默了,篝火旁的木柴烧得噼啪响,却驱不散沉闷。

李铁锤看着姚教授佝偻的背影,轻声说:“姚教授,或许……咱们从一开始就找错地方了?”

“找错地方?赣南是我国钨矿的主要分布区,从前朝就开始开采,地质构造早就摸透了,除了这里,还能在哪儿?”

“赣北。”李铁锤斩钉截铁地说,“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份国外的地质期刊,上面提到过‘逆冲断层控矿理论’,有些大型矿床会因为板块挤压,从原本的沉积区被推到逆冲断层的上盘,表面看是花岗岩层,其实下面藏着被掩盖的矿脉。”

“可赣北从来没发现过钨矿啊,连小型矿点都没有。”

“没发现不代表没有。”李铁锤补充道,“去年我在工程厂搞材料试验时,用过一批赣北的石英砂,里面的钨含量虽然没达到开采标准,但比普通砂石高十倍。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想,那可能就是矿脉的‘尾巴’。”

反正工程厂每年要进行无数次试验,需要用到各种材料,谁也没办法查证。

此话一出,姚教授猛地站起身,在帐篷里来回踱步。

他这辈子都在研究赣南钨矿,从未想过赣北会有矿,可李铁锤的话有理有据,还有实物佐证,由不得他不信。

特别是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勘探了,如果放弃了这次机会,那么他就算是死了,也会

“也只有这样了,咱们马上赶到赣北。”姚教授作出决定。

勘探队员们没有意见,毕竟他们整天钻大山,不介意再陪姚教授忙碌一阵子。

张矿生却有些疑虑:“按照规定,咱们要往赣北勘探,需要先向上面打申请,等待批复后,才能出发。”

听到这个,姚教授的脸色黯淡几分。

要知道矿业部对这边的勘探本来就没信心,就算是同意了,一来二去也得好几个月的时间。

李铁锤则笑了:“老张,你们这次不是勘探,而是帮着我们工程厂试验钻井机罢了,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相关的手续。”

张矿生这才想起来李铁锤的身份,眼睛亮了:“多谢了。”

“都是为了搞建设嘛。”

李铁锤素来相信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回到驻地后,利用勘探队的建议电报联系了工程厂那边。

柳宗山虽搞不清楚李铁锤要干什么,还是一口答应下来,随后工程厂里面拟定了试验计划,柳宗山在上面盖上了章。

要是上面调查下来,有了这份文件,就不会再犯原则性错误。

李铁锤此时早就已经出发了。

姚教授到底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勘探专家,在意识到自己的思路出现问题后,很快重新调整。

他在颠簸的卡车上重新计算了可能出现钨矿的区域。

“铁锤,按照你的理论,可能有大型钨矿的地方,应该位于黄岩、江上、后岸,还有朱溪这几个地方。”

姚教授摊开地图,在上面圈出了几个区域。

要是在以往的话,李铁锤并不介意一个一个的勘探一遍,只是现在时间太紧了,务求一击就中。

他记得那块区域好像之前勘探过,还曾经发现了个黄铜矿的矿洞,只是没有达到开采要求,被废弃了。

“教授,咱们应该选择一个熟悉的区域来下手,比如以前勘探过的区域。”

“那就是朱溪了,三十年前,我跟着老师曾经应对方上的要求,勘探过一个矿洞,只是没什么价值。”

姚教授的手指在朱溪上点了点。

“就是这里来!张队长,麻烦你通知司机,咱们去朱溪。”

卡车和钻井机于五天后抵达朱溪,这里跟赣南一样,大部分地方是山区,不过地势要平缓一些。

一行人出现在道路上,很快就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

不多时功夫,一个中年人带着几个社员便赶了过来,拦在了道路上。

“同志,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张矿生正要下去解释,姚教授拦住了他,自己下了车,上下打量那两头。

“小萝卜头啊,你还记得我吗?”

中年人被喊了绰号,愣了下神,他上下打量姚教授却认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