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一切,皇帝已经都为他们准备好了。
而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快赶到自己分的的那份土地之处。将土地开垦出来,种上种子,盖上房子。
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他们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虽然这些东西让嬴政本来不富裕的财政有些吃紧,但能够让关中之地一劳永逸嬴政甘心如此。
汹涌的废奴令之后不久,嬴政再次颁行了一条诏令,将原有的封地制度彻底转化为俸禄的赏赐。
看似这并不算什么,但其实却是彻底从根源上将嬴政麾下的那些大臣们的根基彻底斩断。
大臣虽然升迁,但所获得的只是俸禄,却无一处封地;虽然爵位会有提升,但爵位里面不会再附加任何的土地人口的赏赐。
大量土地彻底变成了国家所有。
虽然这条政策在颁行的时候有不少人都反对,但在嬴政的铁腕政策下,很快那些不满的声音也就此散去。
于此同时,在咸阳附近,以太学为核心的十余座官营学坊悄然开始招收学生,而咸阳所在的内史郡众多的学坊也都在紧张筹备中。这也是赢刚学习教育的重要一环。
太学虽然已经能做到人尽其才,但能达到这个级别的学子还是太少。
教学不是建空中楼阁,必须要一环扣一环。
赢刚建立学坊就是为了将来给太学输送足够的血液。
炎炎夏日,关中各地随处可见百姓在挥汗如雨的辛勤耕种着,虽然劳累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欣喜笑容,郎朗读书声第一次开始出现在咸阳。
关中,大秦根基所在,处处都彰显着前所唯有的蓬勃之景。
很多居住在咸阳的原来六国的百姓和世族也不得不感慨,世人之心彻底的转向秦国,铁板一块的秦国,难道还是他们能击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