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这道大关算是过去了,林婉儿和李秀兰却没闲下来,转身就投入到帮张平打理山货买卖的琐碎里。得了空,两人还常结伴钻进山里,寻些野蕈,或是敲打些饱满的榛子、松子带回。
到了出成绩那几天,每天天刚蒙蒙亮,张平就守在了村委会门口等消息。
“又来了啊,张平小子!”
“放心吧,平小子,你家媳妇和婉儿肯定都能考上!”
见怪不怪的村民和张平打招呼,张平连连点头。
这天终于等到了消息,邮差将考生的名单送到了村里。
“大哥,有考上大学的名单嘛?”张平如往常一样问道。
邮差点了点头:“有,你们村里出了两个大学生呢!”
说完连忙将考生的名字和分数拿出来。
“我看看啊,叫李秀兰和林婉儿!”
张平震惊在原地,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父老乡亲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道贺声、赞叹声不绝于耳,七嘴八舌,既是夸两个女性争气,也是赞张平这领路人有担当。
他激动得几乎失语,喉头哽塞,只反复念着:“谢……谢大伙儿……我……我这心里……唉!”
这晚,靠山村的晒谷场灯火煌煌,亮如白昼,人声鼎沸。
晒谷场上,歌舞交织,大伙儿尽情释放着这份久违的狂喜,欢腾不已。
张平霍然起身,将满满一碗酒举至齐眉,嗓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目光扫过一张张淳朴的面孔:“父老乡亲们!这些年,多亏了各位的帮衬!没你们,就没我们张家今天!这碗,我先干为敬!”
霎时间,叫好声、碰碗声响成一片,将场子里的热浪推向了顶峰。
酒过三巡,廖柏明挨近张平,蒲扇般的大手在他肩头重重拍了两下,语气里满是赞许:“张平呐,你小子,真有你的!领着村里人找出路,如今又给咱村添了两个京城的大学生!好光景还在后头呢,这股劲儿,千万不能松懈!”
张平眼里闪着光芒,重重点头,话语斩钉截铁:“廖叔,您就瞧好吧!我指定把劲儿都使出来,保管叫咱靠山村的日子,一年一个样,越来越红火!”
夜虽渐沉,喧腾却无丝毫减弱之意。靠山村的希望,恰似这晒谷场不灭的灯火,煌煌然照彻了前行的路,而张平他们,以及这靠山村的故事,正徐徐翻开崭新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