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皇庭别处有古楼

千殇图 钟离儿 3026 字 3个月前

封邑启踱步,看似进退维谷,其实心里有了答案,端妃见状,上前一步,其情可怜,见者心酸:“陛下…太子殿下和三皇子都来了…难道陛下,还以为羽西罪大恶极吗…陛下……”

封邑启佯装烦躁的摆摆手,龙眸一暗,随后道:“那就罚他面壁三月,没有朕的命令谁都不许探视,另外为了以儆效尤,防止日后再犯,扣除一年俸禄,禁足北庭宫!”

程正予便捧上原先的圣旨,恭敬跪道:“请陛下改旨。”

封邑启自然也顾不得程正予一时的违抗,居然刚拒旨不发,可是看殿中三人,他又不能“又”出尔反尔,胡全金重写了一份,叫程正予即刻下去宣旨,端妃终于是带泪一笑:“多谢陛下开恩——也多谢太子殿下和三皇子。”

两人都齐齐表现出谦卑的模样,默契的莞尔,举手一揖:“娘娘不必客气。”

封羽西的事情看着是了了,封羽锦和封羽及走在殿外,尴尬的互相陪笑,其实心里无比的难受,封羽锦最终打破的僵局:“大哥,难道对机关图没有兴趣吗?”

封羽及干练老道,断不会上了他的当,便微微挑眉,反而好笑的问:“三弟,父皇把机关图的事情交付给你,若本太子再插手,岂不是不给你面子——还是说,三弟黔驴技穷,想不到法子了?”

“黔驴技穷还不至于,不过是暂时没有头绪,难以入手而已,大哥,你说机关图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传说中的东西,或多或少都被添油加醋粉饰过,到如今看来,机关图也许也是一样——号令天下一说,讲来简直是痴人说梦。”

封羽及不在乎的说,散漫的态度倒无形中给封羽锦增加了士气,他要早知道他对此没有兴趣,或许就不会大费周章了——

“大哥,我先走了。”

拱手,见封羽及点头,他转身走下了白玉石阶,感受到他的目光审视几番,最后离开,他自傲的笑得明媚,俊美的面容藏着些许的轻蔑,自言自语道:“口是心非之人。”

端妃和程正予一起到了狱中,封羽西前来听旨,当圣旨交到他手里时,他沉默不语,端妃惊异,就问:“羽西,快领旨谢恩啊……”

封羽西仿佛没有听见一样,盯着金黄色飞龙的锦帛,他起身,淡淡而语:“本王要见父皇。”

“二皇子,你这是……”

同样不解的还有程正予,圣旨上面写得清清楚楚陛下已经格外开恩,免除了驱逐大罪,只是小惩大诫,禁足宫内,难道这不是最好的结果吗?

可是封羽西看起来也并非是贪得无厌之人,他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就像是肃穆庄严的佛陀一般,让人心生敬畏,钦佩之前油然而生。

“羽西,你这是怎么了…好在有太子和三皇子求情,不然你就要贬到坊间了……”

“娘娘,羽西只愿今生晨钟暮鼓,吃斋念佛,皈依佛门,侍奉菩萨身旁,若不在宫里,才是最好……”

“羽西!你可知这是藐视皇庭的死罪!”

“娘娘,我心意已决,再劝也是徒劳——程大人,劳烦你了,只是这圣旨,本王不会接……”

他远去的身影清新脱俗如睡莲,皎白坚韧,又静默庄重,冷漠平静,好似天地之间,独留他这一人,漫天的光辉打下,落在他的头顶、鼻尖、肩膀,衬托得他不似凡人。

“羽西……”

端妃欲追上去,被程正予拦下,他劝道:“娘娘,也许这对二皇子来说,是最好的归属也说不定呢……”

“程大人的意思是…本宫要眼睁睁的看着羽西离开宫中吗……”

“娘娘,您礼佛多年,应该明白,佛只渡有缘之人,恰如世间万物,都有规则可循,二皇子深知如此,才会选择遁入空门吧。”

端妃颓丧的低头,发丝随风飘荡,在风中,她的容颜好似凋零的花朵,一瞬间就光彩褪色,变得凄苦哀愁:“佛说前世今生,相遇离别都是缘分,且俗尘清苦,不如常伴佛祖,木鱼石竹,兰花清莲,一世修炼,一生无忧……”

从龙梓宫出来,封羽西的脸颊多了一个巴掌红印,他却是一派云淡风轻之色,都未曾触及面容,不徐不缓的走在白玉琉璃砌成的宫道上,回眸望一眼辉煌华丽的楼阁,他有一种恍若重生的释然。

想必不出一炷香的时辰,他出家修行的消息就会传遍各宫,甚至是整个辛南,凄然的扬唇,心头并无消极感觉,如此名正言顺的离开,或许对他来说,才是封邑启最大的恩赐——也将是这座宫廷,留给他最后的美好遐想。

封羽西来到西赋宫,他像每一个疼爱呵护弟弟的好哥哥一般,温柔的带着笑意前来,既往不咎之前一切,对封羽锦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羽锦,我有话和你说。”

“二哥……”

封羽锦动动喉咙,却无法说出更多话,他呆滞的望着他,仿佛面前之人是前来索命的野鬼,可是他明明笑容灿烂而温润,说是美玉无瑕也不过分,为何他心里感觉凉意沉沉……

“羽锦,我要离开宫里了。”

“父亲不是说,只是禁足吗?他…改变主意了?”

“不是,是我自己请求的,我打算去鱼缘寺修行,一来静心礼佛,二来弥补错误。”

封羽锦这次看见他脸上的红痕,遂明白过来,想必父亲是阻拦过的,可是如此封羽西仍然坚持自我,他不免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