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历史的宿命

夺唐 飞舞的板砖 1321 字 2个月前

本来关中人就擅长打仗,多年的府兵生涯已经培养出几代战兵了。没用多长时间,张恪就已经完成了所有兵马的整训,三方兵力合在一起已经有六万多人。

更让张恪高兴的事情发生在后面,李仲文献出甘泉宫之后还不放手,又主动请战前往仙游宫和宜寿游说,成功地让两宫守将交出了兵权。

当李仲文带着两宫守将向善志和丘师利赶到甘泉宫面见张恪的时候,可把张恪高兴坏了,立即将三人纳入到李秀宁麾下。

刚开始时三个人听说要让他们听令于女将,心情都不怎么愉快。

可是当他们知道李秀宁是张恪的夫人之一的时候,大家立即就明白了,这是张恪在扩充自家老婆的实力,这是与张恪搞好关系的最佳渠道了。

于是李秀宁的麾下就多了近两万隋朝老兵,总兵力达到了四万多人,稳稳压过了何潘仁一头。

对此何潘仁不但没有任何意见,还十分感激。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整编,他也算是看出来了,与正规军相比,自己手下的兵马差距太大了。

就论个人领军能力而言,不说张恪,光是李秀宁也能甩他十万八千里。左思右想之下,何潘仁找到张恪摊了牌,这个关中南路总管他不想干了。

张恪初时一愣,等到听他把心里话一说,倒是对这个胡商有了新的认识。

何潘仁的顾虑在于,一旦有了战事,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把这三万多名兄弟带上死路,那样的话他既对不起张恪,又对不起兄弟,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心态,何潘仁请求向李仲文看齐,请求归于李秀宁麾下,统一受娘子军统领。

张恪挠挠头,看来有些事情是历史的宿命,这何潘仁转来转去还是转到了李秀宁的旗帜下面。

既然何潘仁对他自己有如此清醒的认识,张恪也只好顺水推舟,把他交给了李秀宁节制。

这下子李秀宁可抖了起来,娘子军的名号虽然不响,却有七万兵马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