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默认的一个规矩,研究生在校期间,通讯单位为在读学校,通讯作者为导师,第一作者是研究生本人。
陆安微微一愣,想起了之前和师兄徐风华的对话。
他当时就在问韩岩导师距离院士还差什么,徐风华当年回答的是,还差一个世界级的科研项目,顶级论文。
按道理来说,陆安之前发表的那篇关于肿瘤免疫的nature论文,已经算是顶刊论文了。
“不过一篇nature论文不够。”韩岩轻轻叹了口气,“整个院士评审,看的是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一篇nature只是说有了资格,但是还要看接下来所有的创造性论文成果。”
陆安点点头,对于这一个点,他自然是知晓的。
发表一篇顶刊论文,对于他们来说,只算是刚刚踏入了顶级科研的门槛。
任何一个顶级的科研工作者,昙花一现是不行的,而是要持续的输出。
也就是说,韩岩想要通过这次院士评审,其实是很难的。
韩岩看得出陆安心情有些低落,便笑了笑,“能走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很好了。”
他拍了拍陆安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欣慰,“我这一辈子教了很多学生,有的成长为业界大拿,有的很早就不从事医学这个行当了。能在快退休的时候,有你这样的学生,算是给我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话。”
说这话的时候,韩岩是没有任何的遗憾的。
院士这种东西,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更何况,他不行,他的学生可以去试试,徐风华和陆安都是未来潜力无限的华夏医生。
陆安感触颇多,在这个世上,是真的有人能够为了自己内心的理想和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云华的曹天辉,到现在的韩岩,他们或许没有教给陆安太多的东西,但却是一个指路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方向。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韩岩有些乏了,便回了行政楼。
陆安感觉和韩岩老师聊完之后,浑身又充满了干劲儿,之前因为程立峰,原本有些郁闷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
回到急诊科,程立峰、张鹏,以及介入组的杨泽仁和周远都在EICU,查看刚刚结束介入手术的这个心梗合并甲亢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