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夫婿外放之后,他们这个小家庭人口实在简单。
琼华宫时学的管账本事已经足够赵芙月将这个温馨而简单的翟府打典的井井有条。
她有很多的时间与夫郎赏花闲谈,参与儿子的成长。
平凡却甜蜜的日子过的飞快,若不是朝廷的花鸟使又到了南直隶,赵芙月都不知道朝廷又一次举行了采选。
这次还是奉圣谕给太子殿下选人。
太子妃娘娘那样好,东宫竟然还是要添新人的。
那段已经变的遥远而模糊的记忆忽然浮现在眼前。
赵芙月忍不住替沈姑娘道了一句可惜。
从翟家跟来伺候的丫鬟给她唬的赶紧支开窗子往外面看了一圈,然后才松了口气说:“还好这会儿没人,奶奶可吓死奴婢了。”
赵芙月也发觉自己出了神,后怕的拍了拍胸脯说:“晃神了呢,还好是你在这儿。”
丫鬟这些年也跟她相处的熟了,知道自家大奶奶是个顶顶好相处的主子,又听她如此为宫中的太子妃娘娘可惜,于是忍不住问:“奶奶,太子妃娘娘真有那么好吗?比您还要好?”
“说什么傻话呢,”赵芙月摇头失笑,却认真道,“太子妃娘娘自然是很好很好的,你若是有幸见到她,哪怕只是远远一面,也就万万不会拿我与她相提并论了。”
但昔年因不如人而生出的自卑,已经在这些年间被身畔的人慢慢抚平,现在想起往事,也唯有佩服与可惜。
皇家之事实在不适宜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于是惋惜之后,与太子妃娘娘有关的话题便被就此揭过。
再次提起的时候,已经是宣成二十九年。
那一年,宣成皇帝驾崩了。
昔日的太子殿下奉大行皇帝遗诏即天子位,太子妃沈氏也在嗣皇帝登基之后被册封为皇后,然后就是太子次妃卫氏与太子嫔曹氏的皇妃册立仪。
至于宣成二十六年那次采选的淑媛,虽然有人入侍东宫,但却并未有人被册封为皇妃或者皇嫔。
因此除却卫端妃与曹惠妃之外,宫外对于新皇后宫的嫔妃并无了解。
即便已经随升作京官的夫婿迁至京师,赵芙月也不可能知道更多新皇后宫之事。
至于昔年的故人,赵芙月倒是远远看到过那位楚姑娘的身影。
应该也是打算在圣驾夏狝的仪仗之中远远看一眼皇后娘娘吧。
在琼华宫的时候,赵芙月就时常在沈姑娘身边看到那位楚姑娘的身影。
如今经年已过,眉眼明艳的楚姑娘仍旧神情骄傲。
她注意到赵芙月的目光,有些莫名的回视过去,又因发觉对方是自己不认识的人,因而显出了几分不耐,还是身边牵着稚子的男子低头与她说了什么,她才收回了视线,把目光重新转向那长长的仪仗队伍。
赵芙月并不意外楚姑娘不记得自己。
那年琼华宫满宫才貌姝绝的淑媛之中,她本就是平凡至极的存在,丝毫都不起眼。
而现在的她,虽然仍旧平凡,却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满足的生活。
凤辇之中的皇后娘娘自然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只能瞻仰皇后的轿辇,几乎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