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蒋珂文观点或与张超森亲近的个别常委,脸色同样难看,眼神闪烁,坐立不安。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死寂和蒋珂文濒临崩溃的边缘,一个沉稳的声音终于响了起来,打破了这可怕的僵局。
县长张超森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语速不快不慢,带着一种刻意的平和,仿佛刚才那场激烈的政治风暴与他毫无关系。
他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平静地扫过魏榕,再掠过几乎瘫软的蒋珂文。
最后落在其他常委身上,脸上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表示理解的神情。
“魏书记,各位同志,”张超森缓缓开口,他的开场白显得极其“公允”,“首先,我想说,蒋珂文同志刚才的发言,其出发点,我认为不能说完全是错的。”
这句话让几乎绝望的蒋珂文猛地抬了一下头。
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溺水者抓住浮木般的希冀。
张超森继续道:“他提出对江昭阳同志任职年限的顾虑,对队伍稳定性的担忧,这些情绪,在组织工作中确实客观存在,也体现了他作为组织部长的一种责任意识。”
“这一点,我们应当予以一定的理解。”他这是在给蒋珂文一个台阶下,也是在安抚那些同样有类似顾虑的常委。
然而,转折立刻到来。
“但是,”张超森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了一些,“蒋部长的问题,主要在于对省委这份文件精神的理解上存在着明显的、深刻的偏差。”
他刻意加重了“理解偏差”四个字,与魏榕的“根本错误”做了切割,显得“温和”许多,但定性依然清晰。
“他更多地是被一种‘保队伍稳定’的惯性思维所束缚,被一些陈旧的条条框框所局限。”
“没有真正吃透省委这次‘解放思想,大胆提拔’的核心要义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这种保守心态,在面临重大改革机遇时,是需要警惕和克服的。”
张超森微微停顿,似乎在整理思绪,也像是在给众人消化他“客观评价”的时间。
他接下来的话,开始展现一种“高屋建瓴”的姿态:“同志们,纵观古今中外,大胆起用年轻人、破格提拔英才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并非我们今天的独创。”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