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这可不得了了,几方面加起来的人马近二十万。可即使这样襄阳的人马满打满算才八万人多一点儿,而且钱独关的出现很说明问题,如果他一点儿忙也帮不上的话,朱桀会带个废物吗?
由于占领襄阳的时日不多,襄阳内很多久有的势力没有根除或者同化,钱独关肯定还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力,只是这个影响有多大我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有冷月寒这位一直都以冷静沉稳的智将在那里镇守,想必坚持一段时间还是有可能的。
既然董景珍和徐世绩为了夺下襄阳,让扬俊彦带走了六万人马,想必这六万人马都是楚军当中的精锐部队,那留在江夏的这六、七万人马的战斗力将不会太高,林世宏现在的人马也不过八万之众,只要我能击败一路人马,就可以有多余的兵力去解襄阳之围。
可眼前的楚军在短短几天里已经把营寨改成了小石寨,看来董景珍是铁了心要把我拖在这里动弹不得了。
不过,我倒是发现林世宏并没有作出防守姿态,虽然也对加强了自己营寨的防御,但远没有董景珍的动作大,难道是董景珍等人的行动没有通知林世宏?就算不通知林世宏,凭林世宏的本事也不可能不知道啊,可为什么林世宏却没有作出反应呢?
还有几天的时间,为了应付襄阳的紧急军情,就要尽快解决江夏的问题。我和众将商议之后,还是决定把突破口放在林世宏这里。因为他的营寨在江夏的下游,而且林世宏的水军实力并不是很强,我可以由水路去偷袭他,同时我还使人快马去江都,让罗士信和陈长林对杜伏威展开一定程度的反击,迫使杜伏威无法威胁到襄阳,同时还要转告林远东,加大对陈盛的攻势,配合罗士信压制杜伏威。另外,让秦文超率部急速驰援襄阳,不得有误。
这些基调都已经定下来了,但在如何对付林世宏上,我和众将分歧甚大,他们提议在夜里派大军去偷袭林世宏的营寨,集中力量先把林世宏击退,然后再调转枪头对付董景珍,没有林世宏,董景珍绝对支持不了多久,只要董景珍一败,襄阳之围则不救自解了。
而我则不同意,首先,林世宏乃阴癸派的传人,性情歹毒,而且为人狡猾的很,不轻易相信人,像这样个性的人又怎么会不防备我们偷袭呢?另外,我认为林世宏绝对清楚我们现在的处境,两路之中必要先选一路作为第一攻击的目标,而他又怎么可能不做防备呢?可他没有加强太多营寨的防御,这于情于理可都是说不过去的。
林世宏这么做只有一种说法可以解释,那就是他是故意这样做给我们看的,其目的就是要引诱我们去偷袭他。我也有两个很充分的理由证明我是对的。
第一,战争虽然说是政治的延续,但归根到底还是利益驱动。楚军、江淮军和迦楼逻军一起进攻襄阳,不管是谁得到了,都不会分给林世宏什么好处,所以林世宏若想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些实惠,江夏无疑是他最好的选择。有了江夏作保证,他的不但九江才会更安全,而且还可以南下巴陵,西取竟陵,或者北上夺襄阳,进而进军中原,成就霸业。另外,楚军现在只剩下董景珍率领不到八万的老弱残兵,一旦我被击溃,董景珍绝对不是林世宏的对手。这样他更容易占领江夏。所以他会想方设法要击败我,夺取江夏的。
第二,他来江夏的路上吃尽了李耀祖的苦头,只看他抵达的当天便来攻打江夏就知道他的气有多大了。以阴癸派有仇必报的性格,他绝对会布置陷阱,等我们跳进去,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不把营寨变成楚军那样坚固的石寨了。因此林世宏绝对做了周密的准备,在等着我们去偷袭他呢。
经过激烈的讨论,众将终于认同我的意见,但怎么对付林世宏呢?是围点打援,还是将计就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