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纠结

叔本华不是说过吗,当金钱站起来说话时,所有的真理都保持沉默,当权力站起来说话时,连金钱也要退避三舍。

咱也提前找一下有权力又能帮助咱的人,最起码要做到有备无患。至于钱的事,你不用担心。

要是真的像你说的,你没有任何过错,估计也花不了多少。哥们收了你这么多好处,替你出点儿血不应该的嘛!”

唐泽仁很不以为然地说:

“我哪有什么好处给你?我和刘姐又没交情,就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人家凭什么帮我?再说了,我就不信我不找人,法院会罔顾事实瞎判!”

齐猛知道唐泽仁除了医学对其他的都不在意,所以对于社会的阴暗面了解甚少。

碰到超出其认知范围的事物时,无论如何解释,他都难以接受。事实上这种情况并非仅存在于唐泽仁一人身上,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

因为人们往往习惯于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理解世界,如果遇到与既有观念相悖的事情,便会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

这其实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本能反应,所以也没必要在这上多费口舌,说道:

“算了,和你说什么都没用,明天晚上和我一起去看望一下刘姐,他儿子刚出生半年,这是拉近关系的一个好理由。

我本来就准备最近去看望一下的刘科长的,不能暂时没了业务就不理人家了。就是太忙了,一拖再拖,现在有了你这事,就不能再拖了。

至于怎么开口求人,这事你也干不了,我见机行事!总之很多事都是,碰上了就往最坏的地方想,但要往最好的方向努力!

我和你的处世哲学不同,我向来认为做什么事都有捷径,寻找捷径的法宝就是送礼、听话、感恩、分钱、同流合污。

做生意如此,人际交往也是如此。你脸皮薄,不是还有我这个厚脸皮的哥们儿嘛,哥们儿还会害你?”

唐泽仁虽然很不情愿走后门,主要是他认为没必要。但是心里对齐猛还是很感激的,这才是好兄弟。

没有把你的困难当作故事听,帮不了的时候,一句废话也不说。只要能帮你,一定也是当作自己的事全心全力去做好。

第二天晚上,刘姐老公给他们两人开门时,显得很意外。似乎都有些想不起来他俩是谁了,隔着防盗门站在门口没有立即请他们进屋。

齐猛虽然以前来过多次,但是都是来看望刘科长,和刘姐老公直接见面的机会少,今天开门的不是刘科长,也让他有些失望。

但他的反应很快,也有这种心理准备。他知道刘姐的老公姓周,赶忙问道:

“周哥,刘科长在家吗?我是给你们家装修幸福家园那套房子的是小齐,他是唐大夫,给刘姐看过病。

听说您家公子都过完“百岁”了,今天正好想来看看刘科长,顺便也看看刘姐和贵公子!”

周哥知道齐猛和自己的老丈人去年有不少业务合作,老丈人对这个小伙子的评价还不错。

再说他一直看唐泽仁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让齐猛这么一介绍,马上想起了他们能有这个宝贝,也是人家给治好的,马上很热情地邀请道:

“快里面坐,我岳父他们搬回去住了,最近我妈过来给看孩子!”

齐猛露出一丝失望的表情,他本来准备的是一举两得的,看望了刘科长也替唐泽仁把事办了。

现在自己最熟悉的人不在,说起话来就比较拘束。周哥和刘姐对他都是很敷衍,也就对唐泽仁显得还热情点儿。

两口子也知道,来登门拜访的都是有事要办。但不知道这两人是谁有事相求,唐泽仁还是一个学生,离毕业还有两年呢,应该也没什么事。

估计就是齐猛有事,但可能也是想找岳父,赶快打发走算了。闲扯了两句,赶忙进入主题,周哥问道:

“小齐今年的活儿多吗?”

齐猛也知道对方一问正事,就是想快点儿结束,一会儿就要下逐客令了,赶忙回答道:

“还行,今年接了不少活,就是太小太琐碎,不过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了,忙得昏头转向的。早就说想来看看小侄子的,就是抽不出时间。”

周哥一听,看来不是齐猛有事,唐泽仁一个学生能有什么事呢?又问道:

“还是忙点儿好,说明有钱赚嘛!小唐现在功课忙不忙,还在惠民堂那里坐诊吗?”

唐泽仁也知道今天的拜访接近尾声了,但总觉得没法开口说自己的事,回答道;

“功课倒是还行,本科学得太浅,没什么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