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一定不能有任何的性行为

苏菲医生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那我们今天就可以开始第一次注射。”她麻利地取出冷藏的注射剂、消毒棉签和针筒。酒精气味在空气中散开。

柳茹梦别过脸,撩起衣袖,露出一截白皙小臂。针尖刺入皮肤的刹那,轻微的痛感和冰冷的液体涌入体内的异样,让她微微颤抖,咬紧了牙关。

药剂推注完毕。苏菲认真分装好口服药片和胶囊,详细交代了服用时间、剂量、可能的副作用及应对方法。再次强调了半个月后必须准时复查和下一次注射时间。

“柳小姐,治疗开始后,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任何不适,立即联系我或直接到医院找我……”苏菲送她到门口,手放在门把上再次低声叮嘱:“切记!在子宫发育完全前,绝对不能有任何性行为……”

柳茹梦重新戴上墨镜和帽子,低声应道:“我会遵守的!谢谢苏菲医生。”随即拉开门,匆匆消失在走廊昏黄的灯光下。

走出玛丽医院的旋转玻璃门,深秋傍晚带着咸腥味的海风扑面而来。柳茹梦下意识紧了紧风衣领口。

她站在台阶上,没有立刻拦车,而是抬起手,隔着厚厚衣料,轻轻按在自己平坦的小腹上。指尖感觉不到任何变化。针扎的微痛和药水的冰凉似乎还在萦绕。

在华灯初上的维港暮色里,人来人往的医院门口,一种奇异的、带着涩然却又顽强滋生的东西,正从她身体最深处悄然升腾起来。

她深吸了一口凉爽湿润的空气,仿佛真的吸入了一丝新的力量。随即自嘲地摇摇头,药效哪有这么快?

不再停留,她步伐略显坚定地没入灯火初燃的街道,在离医院一段距离的街角拦了辆计程车,返回浅水湾……

她并不知道,在她身影融入人群的同时,医院门口侧后方榕树的浓荫下,一个穿深灰夹克、戴鸭舌帽的男人迅速收起架在垃圾桶盖上的小型相机,帽檐压得更低。他像游鱼般滑出阴影,闪到街对面公用电话亭旁,投币拨通一个号码。

电话一声即通。“霍少,是我,李查德。”男人压着嗓子,语速快而清晰,“确认了,柳小姐刚从苏菲医生那里出来,看来治疗确实开始了……我会再想办法,把具体治疗方案和细节拿到手……”

不久,李查德的电话再次打来:“霍少,东西拿到了,很详细,治疗方案、禁忌条款都在……对,就是确诊的‘子宫发育不良’……苏菲亲口讲的,注射加吃药,疗程至少两年半到三年,期间必须绝对禁欲……是,拍到了关键的诊疗报告内容……柳小姐情绪……似乎接受了,刚才出来时还碰了下肚子……明白,东西今晚老地方给您放好。”

霍氏大宅书房,丝绒窗帘隔绝了窗外霓虹。霍震挺斜倚在皮沙发上,话筒贴着耳边。窗外船笛声和座钟轻响,掩盖不住电话里传来的字眼——“子宫发育不良”、“两年半到三年”、“绝对禁欲”……

他英俊的面孔瞬间绷紧,一丝细微的刺痛从心底泛起。想到柳茹梦的骄傲要强,面对如此宣判的难堪境地,这感觉稍纵即逝,迅速被强烈的怜惜与占有欲淹没。随即,小林天望那总是带着一丝高冷的神情浮现在脑海。那个东洋人,骨子里是比他更精明的商人。

霍震挺低沉地哼了一声。小林天望,对柳小姐能有多少真情?无非是猎艳与征服欲罢了。即便有一两分认真……霍震挺嘴角勾起冰冷的弧度——他能容忍她两三年只能看不能碰?能接受耗时长久的治疗,结果可能还是一场空?能不在意未来没有继承人?

霍震挺几乎能想象小林天望得知消息时,脸上可能出现的僵硬、闪躲的眼神以及随之而来的得体推脱。他怎么可能接受一个有长期不孕风险甚至永久不孕可能的伴侣?

但我霍震挺不一样!他猛地睁开眼,眸底燃起执着的光芒。他愿意等!两三年算什么?五年,十年,只要是她柳茹梦,他都等得起!霍家的产业,将来可以培养旁支子弟或依靠经理人制度,这不成阻碍。他愿意投入一切资源,动用所有人脉,给她最好的治疗。退一万步,即便治疗最终失败……

他也不会看轻她分毫!她的价值从不体现在生育能力上。让她摆脱病痛阴影,安稳地成为霍氏当家主母,享受荣华与庇护,才是他的目标。这份深情与付出,足以压倒小林天望的算计。

一个更阴暗的念头浮起。霍震挺轻轻敲击沙发扶手,眼神幽深。如果不是顾忌损害柳茹梦名誉和心境,甚至中断治疗,他真想立刻将她患病的消息“无意”散播出去。不必他动手,自然会有人把消息递到小林天望耳中。那份“缺陷”报告,足以让小林天望彻底死心、知难而退,一劳永逸地剪除这个情敌!但现在不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这步险棋。

心思在感情攻防上盘算,目光却落在桌角翻开的《明报》上。头版头条是金庸撰写的一篇倾尽《明报》之力褒奖的文章:“武侠革故鼎新之作……未来扛鼎之人……”字里行间充满推许和重金挖角的诚意。小林天望刚创办的《亚洲日报》,就凭这部横空出世的和金庸的推波助澜,短时间内火爆香江。霍震挺想起昨日圈中人对小林天望和新报的赞叹,一股混杂着嫉妒的烦闷涌上。

柳茹梦的病情给了他制胜法宝,而小林天望在报业的得意则给了他另一个攻击点。霍震挺的食指重重地点在“黄易”这个笔名上。这个黄易,就是小林天望目前最锋利的一张牌。

挖角!用最直接粗暴有效的方式!小林天望给再多钱,能多过他霍震挺?金庸的《明报》再舍得,顶多给双倍稿费。但若有他霍震挺的驰援……

霍震挺嘴角泛起冷酷自信的笑容。他相信金钱的力量,尤其对一个刚冒头的作家。名?金庸代表的《明报》就是文坛的“名”山!他霍震挺出钱——《明报》出面,给予黄易更大的平台、更高的地位和声誉。名利双管齐下,除非圣人,否则黄易怎会不动心?金庸听到这个提议,定会露出老狐狸般的笑容。

小林天望的日本籍身份,在当下某些人心中本就是芥蒂,在金庸这类文人心中,更是可以利用的“大义”砝码。在足够大的利益面前,契约精神或感恩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