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略懂而已

冒姓琅琊 东周公子南 1511 字 5个月前

“《康诰》篇首,自‘惟三月哉生魄’至‘乃洪大诰治’四十八字,皆《洛诰》之文,当移在《洛诰》“周公拜手稽首”之前。何以知之?周公东征,两年乃平管丶蔡,然後封康叔,七年复辟,而营洛在复辟之年,则封康叔之时绝未营洛。故知此段乃後世简编脱误,颠窜原文。”

“何谓‘导山’?导者,道也。道路的道。《史记》引《禹贡》,用的便是这个‘道’字。因人所经行之道,望其方向,测道之远近,故曰‘导’。所以又说‘刊旅’。什麽是刊旅?刊者,表识也。旅者,列也。表识而旅列,此乃上古测远之法!”

“‘天降割於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此为先儒断句之失!言‘不少’者,以为叙三监及淮夷叛乱事。然通观全篇,先言周朝新建,而武王崩,然後成王以冲幼之年继位,自‘越兹蠢’而下,方言及三监淮夷。故‘家’字后当绝句,‘延’字属上句,即‘天降割於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所谓‘不少延’者,但言武王遽丧......”

添茶三过,书卷满桌。

刘昭丶庾於陵丶谢星涵三人早都听得呆住了!

南齐至於现代有一千五百年之遥,这期间鸿儒不断,大师辈出,无数学者经过长时间的讨论辩驳,已经把《尚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南齐时代根本无法企及的高度。

再加上王扬对於学术史脉络的把握,抛出的一个个见解都是厘清《尚书》学自汉代以来便留下之疑难疑案的关键锁匙,怎能不把刘昭三人震得目炫神迷?刚开始时刘昭还常有查书发问之举,到後来则完全变成了王扬的“一言堂”!

而王扬聊嗨之後,也不拘能证实与否,严谨之馀,还穿插些足以颠覆旧说,震撼学林的奇思妙论,更让刘昭听得激动万分,喜不自胜,自觉见到了一片从未见过的新天地!

王扬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侃侃而谈:

“《禹贡》说‘三江既#,震泽底定’。何谓三江?自豫章而下#於彭蠡,东至於海,为南江;自岷山,至於九江丶彭蠡,以#於海,为中江;自嶓冢东流为汉,过三澨丶大别以#於江,东汇泽为彭蠡,以#於海,为北江。”

刘昭惊道:“王公子竟还精於地志之学?”

王扬谦虚道:“略懂,略懂。”

“确实是略懂而已。”屏风后突然传出一个少女清冷的声音。

王扬吓了一跳,呆了这麽久,竟然不知道这後面有人!

刘昭之前全心沉浸於学问,都忘了谢星涵还在,见王扬惊疑马上解释说:

“这是我好友家的女儿,之前王公子来得太快,躲避不及,这才隐在屏风之後。请公子勿怪。”

庾於陵突然想起了什麽,看向漆画屏风,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