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宴会,第二次会面

“王长官,你刚到山城,一路上车马颠簸,先休息几天,再逐步接手政务。”

“有些事情不要急,慢慢来!”

王奉笑着回应:“孔院长言重了,数以百万计的百姓仍处在时刻变动的战线前沿,我等军人身处后方,岂能松懈下来。”

方才城外迎接的队伍浩浩荡荡,孔祥熙也身处其中,二人还打了招呼。

张虎皱眉:“长官,此人是?”

王奉笑着介绍:“这位是目前行政院的院长,孔祥熙,孔先生,主要负责的财政与外交。”

“我说的可有错误?”

孔祥熙哈哈大笑:“王长官所言极是,不过说到底这官职.其实大小都一样,没区别!”

其他几名官员在一旁赔笑。

王奉看了眼四周,并没有发现常凯申的身影。

不应该啊?

孔祥熙见他表情怪异,出声问道:“王长官?”

王奉回过神:“啊,我看着宴会厅布置的倒是不错,在我们长治,可没有这样的排场!”

说话时,一名身着绿青色旗袍的侍女走来,手里举着一瓶洋酒,想要给王奉斟酒。

“这我一个人就好,大可不必如此。”

孔祥熙会心一笑:“王长官误会了,这个宴会厅,大多时候都是在邀请外国宾客,规格高了一些,但也在情理之中。”

王奉咧嘴一笑,表面上迎合着。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弱国的外交就是如此,再怎么讨好外国使臣,也换不来应有的地位。

孔祥熙并没有一直赖在这里,敬了两杯酒后,将机会留给了身后的人。

看清对面走来的人后,王奉有些意外。

汪精卫?

汪逆!

咦?

为了确认自己没看错,王奉将视角切换到了俯瞰视角上,刚想查看个人信息,却发现了一些端倪。

以往的三维立体地图上,只有三种颜色的“点”。

一个是绿色,代表己方部队。

一个是蓝色,代表友方部队。

一个是红色,通常代表地方部队。

但是这黄色

是什么意思?

结合汪精卫的身份,他隐约猜出来原因。

该不会是骑墙派吧?

王奉皱眉,将视角拉远,他意外的发现,整个山城内,像这种“黄点”几乎占据了人数的一半。

这还是首都吗?

汪精卫没有发现王奉的异常,笑着走过来:

“王长官,今日一见,你果真如同传闻中的一样,英姿飒爽,少年英雄!”

王奉环顾四周,强扯着笑意应了一声:

“多谢。”

算算时间,现在还没到汪精卫叛变的时候,目前他的身份还是国府副总裁,参政会议长,位高权重,也算是核心人物。

况且宴会厅内还有这么多人在场,又不好做些什么。

只能在这强颜欢笑,希望早点应付过去。

汪精卫疑惑的问:“王长官?”

“你可是身体抱恙?”

王奉赶忙回应:“不不好意思,刚才有些失神了。”

汪精卫会心一笑:“无妨,你赶了这么久的路,晚上还要来参加宴会,身体疲倦是正常的,再等一等,委座还在忙要事,马上就过来了。”

王奉应了一声,随后象征性的和汪精卫碰了一下酒杯。

应付完之后,接下来的都是一些中层官员。

其实真正的级别也不低,但在王奉看来,确实是“中层”。

山城市长李宏锟。

SC省府主席,常凯申的结义兄弟——张群

山城卫戍司令贺国光。

这些人举止很有分寸,只是过来敬了杯酒,并没多说什么。

再之后的,就是一批青年军官。

从这时候开始,气氛逐渐诡异起来了。

王奉皱眉。

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

如果说刚才孔祥熙,汪精卫这些中央系高官过来敬酒,谈不上挤兑或是斗争,只是为了混个脸熟。

而这些青年军官,则是过来吹捧亦或是羡慕?

王奉搞不明白。

这群有说是青年军官,但岁数也不小了,从样貌上看,最年轻的也有三十多岁。

若是真论起年龄。

自己可能是整个宴会厅内最小的。

“该不会是以为我夺了他们的晋升之路吧?”

王奉皱眉。

从谈话中看,这些青年军官大多毕业于黄埔军校,还以前四期为主。

我是第五期

原来如此!

王奉眉头舒展,心中想明白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晋升太快了。

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路。

战场之上,火线升迁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像自己这样,一直屡获奇功,一直火线升迁的例子,还真是蝎子拉粑粑,独一份。

也难怪这些人会如此。

黄埔军校最讲究资历。

一期生要比二期生高贵,二期生强于三期生,三期生优于四期生。

这股风气,还是常凯申带起来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他只是黄埔四期生,你是一期的!”

每每训诫属下时,总喜欢搬出一个人来拉踩,久而久之,这股风气就形成了。

而现在。

这些学长们看着已经位列高位的学弟,心里能好受就怪了。

一方面想要过来结交一下,希望自己以后能提携一二,另一方面又拉不下脸面,觉着低人一等,自降身份,生怕别人笑话自己。

最关键的是,自己开了先河,成了众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接连不断的升迁,几乎向所有的青年军官释放了一个信号。

只要有战功,就能在短时间内打破在职务晋升上,纵贯上千年资历桎梏。

他行,为什么我不行?

况且我还是学长!

王奉笑了笑,心里想明白后,就并未过多在意此事。

在宴会厅内熬过了一波又一波应酬后,终于有卫兵从门外跑进来。

“委座到!”

一声响起,在场所有人立马放下酒杯,整理好站姿,目不转睛的盯着大门。

王奉也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