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他看过各种自传,史料,寺内寿一不是个低调的人,出席公开军事会议,在别人看来不过就是走个过场,形式主义居多。
而在寺内寿一眼中,这可是个积攒声望的绝佳机会。
赵方远皱眉:“欧洲?”
王奉:“日本一心惦记着与德国结盟,欧洲政治场上现在阴云密布,可以预料到的,一场规模旷世空前的大战即将发生。”
赵方远:“那咱们是不是也要.”
王奉:“行了,这些事以后再说,先去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
赵方远:“长官,廖震死了,这第44军该由谁来指挥?”
王奉:“交给第二十七集团军就好,这不是咱们该思考的问题。”
目前参加武汉会战的国军部队,达到了127个师,他又没有什么微操的癖好,如果这么多部队,每场战役指挥都要亲力亲为的话,就算一天工作四十八小时,也根本不够忙的。
战略指挥,不等于战役指挥。
一字之差,含义可差远了。
通俗点讲,战略指挥并不看重过程,只要下属部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任务就好,至于怎么执行,并不在考虑范围内。
而战役指挥,则截然相反。
赵方远敬了个礼:“是!”
——————
半个小时后。
打谷场上。
军官召集的很快,在王奉来之前,廖震一直在此处收拢溃兵,士兵也很有默契,就像是提前演练好似的,离战场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部队。
下辖的两个师到齐了多半士兵。
王奉站在台上,看向下方黑压压的军官:
“诸位,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想必你们心里非常清楚,常言道:“前有车,后有辙,先礼后兵”,在战前的时候,我已经和你们的杨森,杨总司令说过,擅自撤退,临阵脱逃者,就地枪毙,军法无情!”
“你们的过往我不再追究。”王奉高声大喊,“但从现在起,我要看到的是虎狼之师,不是惊弓之鸟!”
“我们为什么要打仗?
“我从武汉到安庆,这一路走过来,见到了许多村庄被战火摧毁了,到处都是来不及掩埋的百姓尸体,还有失去了父母,无人看照的可怜孩子。
“这里面或许会有你们的家人,你们的挚友,他们的脑袋,正悬在日寇的屠刀上,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屠戮,当逃兵,当逃兵,上海撤退,南京撤退,武汉还要撤退吗?
“难不成非要等日本鬼子打到你们家门口的时候,才知道拿起枪来抵抗吗?
“到了那时候,一切都晚了!
“我们身为军人,要有骨气!唯有流血牺牲,才能保住身后的老百姓们,保住你们的家人!
“或许我们之中的很多人,我也好,你们也罢,可能看不到抗战胜利后的场景了,但是这不要紧,后人会记住我们,记住每一位为国牺牲的战士!”
第44军的士兵,大多是为湖南籍,少部分为湖北籍,战火正在他们的家乡上燃烧,没有人会比他们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