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自己心里的疑惑:“这份条约除了开市这一条外,我实在看不到有什么对你们汗王特别有利的地方,既然如此,你们根本没有必要俯首称臣,能告诉我原因吗?”
康和听后转头行了一礼,温声道:“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们这样做自然有我们这样做的缘由,鞑靼人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盘散沙,中间分支众多,彼此谁都不服谁,就算彼此结盟也很难长期持续下去,这也是鞑靼人无法彻底占领中原的原因之一,此次更是元气大伤!
我们汗王不是出生血统最纯正的,他也需要一个名分来号令各部,只要我们能缔结盟约,鞑靼人便会立刻退出中原,回到漠北各地,不再侵扰,这难道不是好事吗?望各位慎重考虑,否则我们只能鱼死网破了!”
待康和走后,杨众几人立刻便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杨众是个硬汉,并不太懂政治,他觉得:“如果对方真这么厉害,也不会被我们打的落花流水,马上要跑回漠北老巢了,我看就是吓唬我们的!”
刘三郎却不觉得:“大帅,虽然我读书不多,但有一点我觉得他说的对,多个敌人不如多个朋友,如果他们鞑靼人能对我们俯首称臣的话,那对西域各国也是一个震慑,他们定然不敢轻举妄动,这样我们才能腾出手来统一陕西各地,何况我们的将士们现在染上瘟疫的人数足有几万,每日都在增多,急需解药,总不能看着他们活活痛死吧!”
赵仁之也劝道:“如此大事,当然要交给圣上定夺,咱们只需把这里的情况一五一十讲清楚就可!另外派人去鞑靼人那边探听一下消息,看看这个康和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
其他几名将领有主战的也有主和的,吵的杨众脑瓜子疼,最后只能拍着桌子道:“别吵了,依本帅看,就交给圣上定夺,速速送信去临安!”
刘三郎和赵仁之对视一眼,都没再反对。
军中这几个将领不知是因为身体素质更好还是怎样,倒是没染上病,看吵起架来的样子还是中气十足。
说到送信去临安就都消停了。
张平安还是小半个月之后才知道这事,此时已经快腊月二十,离过年也没几天了。
黄大人这个年过得糟心极了,是唉声叹气的。
两人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汗王都感觉十分诧异。
有些猜不透。
倒是朝廷那边很快给了回复,除了互换质子一事,其余条件都允了。
并且随圣旨一道送到的还有一顶纯金宝石王冠和金剑,寓意两国结盟交换信物。
代表大周朝出面的是新册封的异姓王秦青山,周子明并没有亲自前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