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在这里絮叨哭诉,少不得覃乐瑶带着丫鬟们,都在旁边陪着。
溜溜两刻钟的时辰,覃乐瑶只喝了半盏银耳羹,还算没露出不耐烦。
这却苦了底下众人,眼睁睁看着三太太闹了一中午,肚里早就打了鼓。
特别是陪在石桌边上的采初采袖,还有桂花树下撑纸伞挡落花的小丫鬟。
因着三太太不肯进屋,她们这些人只能站在旁边伺候。
一个两个饿着肚子不说,还把腿都站的酸了,心里早就暗骂不止。
好在梨月不是正房里伺候的人,端完了汤羹壶盏,就下去收拾膳桌。
瞧着眼前这个架势,午膳的“拨霞供”是肯定吃不成了。
她将蔬菜与腌渍的生肉放进备膳间,一样样都拿沙帘罩子盖上,打算另做些菜肴下饭。
几样青菜一会儿可以炒着吃,至于羊肉片就做个姜酒盏蒸羊。
鱼肉不能放着,不如配着豆腐,做个鱼片豆腐羹。
鲜虾则直接剥壳捶成虾泥,先用滚水汆成元子,再加素油煎做虾饼。
淘米将饭煮上,再蒸几样面果点心,看着天实在不早,这才开始煎炒烹炸重新做了午膳。
“三太太还在院子里坐着?”
梨月这边冷热荤素做了八个菜出来,院里的宁三太太竟然还没走。
“她认准了国公爷后晌要回来,就是不肯走。坐这里不动不说,还茶饭不吃,只顾着哭闹。劝她去凤澜院和大奶奶说话,她说大奶奶不在家不肯去。要命了,她娘家那点子破事儿,连三爷都躲出去不管,她死拉扯着咱们奶奶做什么!闹得我们都吃不得饭,险些把我饿昏过去。”
有个小丫鬟提着茶壶来换热茶,进厨房连咬几块点心,气得直翻白眼。
“一会儿国公爷回来了,只怕她还要哭闹不休。进门来没有半点长辈样子,还要一口一声,怪我们奶奶拦着她见侄儿。真是的,咱奶奶也真是可怜,嫁到府里来没享福不说,还要受这份委屈气恼!”
这位小丫头不是覃乐瑶的陪嫁,此刻也都替覃乐瑶打抱不平。
“当初她为了表舅老爷进户部做官,巴结凤澜院沈大奶奶的时候,那可是半点长辈架子都没有呢!如今出了事儿,她怎么不去寻大奶奶闹了?柿子专捡软的捏,好事寻不着咱们燕宜轩,闹事的时候专捡着咱们欺负!”
小丫鬟抱怨完了一通,摔摔打打端了红漆茶盘,胡乱端了壶热茶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