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们的雷公不太听话啊。”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皇帝林萧正背着手,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那台罢工的“雷公”。

“陛下!”张富安一个激灵,连滚带爬地起身行礼,“臣等无能,让陛下见笑了!”

“无妨。”林萧摆了摆手,径直走到那台粗糙的内燃机原型机前。

他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指着一根连接着铜线的古怪陶瓷管问道:“富安,你可知此物为何?”

“回陛下,此乃您图纸上所绘的‘点火器’。臣用最好的高岭土烧制了这瓷身,用精铜作芯,可……可它总是漏电,要么就是火花太弱,根本点不着那油气。”

“瓷,可绝缘,但不够。铜,可导电,但不耐高温。”

林萧拿起一根粉笔,在旁边的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后世火花塞的剖面图。

“看这里,我们需要一种更耐高温的金属,比如‘钨’。而这绝缘体内部,需要填充特殊的材料,形成电阻。最关键的,是这个间隙。”

他指着电极的末端,“间隙的大小,决定了火花的强弱。太小则弱,太大则无。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试验才能找到的平衡点。”

接着,他又指向连接着油管的一个复杂装置。

“还有这里,朕称之为‘化油器’。它的作用,不是简单地把油送进去,而是要让油雾化,与空气以一个完美的比例混合。”

“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稀。你们看,这个阀门,这个浮子,它们的作用是……”

林萧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道道惊雷,劈开了张富安和在场所有技术人员脑中的迷雾。

他们之前只是依样画葫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此刻被林萧一点拨,那些看似孤立的零件瞬间在他们脑中串联成了一个有机、精密的整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张富安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臣明白了!臣明白了!这……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在林萧的亲自指导下,研造司的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按照新的图纸,调整了火花塞的间隙,改造了化油器的结构。

一个时辰后,一切准备就绪。

“再试一次。”林萧退后几步,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