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孩子走了,邱父招呼陈富贵坐下喝茶。
堂屋没有八仙桌,摆着的是一张方桌,这是邱父家里搬来的。陈富贵眼底露出一丝不忍,新房子,居然没有一张像样的八仙桌。
这张方桌摆着,有点格格不入。
没办法,他不止生了一个女儿,已经买了两套家具,再买两套,荷包受不了。媳妇挣的钱有别的用处,不能都拿来买东西送人。
邱母提来热水壶,拿来茶杯,茶叶,给陈富贵和邱父泡茶,其他客人还没来,就他们两个。
陈风装了一盘瓜子花生,水果糖放在桌上,还从箩筐里拿出一封江米条拆开摆在盘子里。
邱父拿起一块尝了尝,不住点头:“亲家母手艺好,这江米条做的好吃,里头还有花生和芝麻,瞧着金贵。”
“是,我媳妇做啥都很拿手。”想起李青香给他看过的存单,陈富贵感觉不管说出多夸张的话,都没办法夸赞他媳妇的好。
“亲家母是个能人。”邱父也夸赞,“这段时间我媳妇跟着做手工,没少挣钱,特别是大儿媳妇会的那种,更挣钱,连带着家里的两个女儿都学会了。
咱们全镇,也就亲家母能找着这样的活计,村里不知道多少大姑娘小媳妇眼红。僧多粥少,总得紧着自家人,亲家母好主意。”
媳妇被人夸,比自己被人夸还受用,因为这么能干的人是他陈富贵娶回来的,旺他们陈家。
两位亲家公商业互吹,邱母去后厨帮忙干活。
后厨打了一个临时灶,大灶要在今晚十二点去老屋引火过来才能烧,晚上招待客人的饭菜要在临时灶里做。
好在家里以前做木工时产生了不少刨花,边角料。邱惊雷还去市里的木材加工厂买了一板车的废料回来,准备办酒席用。
大厨已经来了,正在泡米蒸米饭。
今晚估计有六桌,米饭蒸了一大木桶,足足用了三十斤米。
米也是邱惊雷从市里用自行车驮回来的,他那自行车比啥都好用,正好在市里上班,买点啥方便的很。